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拉拔工序是钢丝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钢丝的性能。钢丝拉拔工序是在拉丝机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在钢丝的拉拔过程中,为了控制钢丝的张紧力、进行刹车制动或进行其他控制,在拉丝机生产线上设置有多个气缸和多个电磁阀,电磁阀和气缸均需要由压缩空气控制,而从压缩机出来的压缩空气中往往含有水分,从电磁阀通入电磁阀和气缸的工作气路中的气体也含有水分,最终导致气缸和电磁阀的元器件容易损坏,大大降低了气缸和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气水分离器大多需要使用动力,或者比较结构复杂,气体流动阻力大,制造困难,浪费能源,且在分离过程中也容易使新进入的含水气体与已分离的水珠大面积接触,降低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不需要动力,流动阻力小,能够方便地将从压缩机出来的含有水气体中的水分离出来,使进入工作气路中的气体满足使用要求,防止对工作气路上连接的电磁阀和气缸造成损伤,增加与工作气路连接的电磁阀和气缸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包括封闭筒体以及竖向挡板,封闭筒体一侧连接有含水气体管路,另一侧连接有工作气路,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上连接有阀门;竖向挡板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竖向挡板设置在所述封闭筒体内,并将封闭筒体的中部分隔为若干个竖向空间,所述竖向挡板的上端和筒体顶部之间以及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和筒体底部之间均留有间隙。
根据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其包括一侧的实心挡板、另一侧的叶片式挡板和两边的连接板,所述实心挡板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封闭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所述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叶片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
根据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其包括两侧的叶片式挡板和两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封闭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所述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叶片的两边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根据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还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水沿,所述导水沿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两边底部设有出水孔。
根据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还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水沿,所述导水沿的两边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导水沿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两边底部设有出水孔。
根据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所述含水气体管路与压缩机连接。
根据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所述封闭筒体与所述含水气体管路的连接位置和所述封闭筒体与所述工作气路的连接位置等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不需要动力,流动阻力小,含水气体在与竖向挡板的碰撞接触过程中,其中的水分能够沿竖向挡板流入封闭筒体底部,并由排水管路排出,本装置能够方便地将从压缩机出来的含有水气体中的水分离出来,使进入工作气路中的气体满足使用要求,防止对工作气路上连接的电磁阀和气缸造成损伤,增加与工作气路连接的电磁阀和气缸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且包含有叶片式挡板,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样每个叶片上的水气汇聚成水珠后能够从竖向挡板的中空的空间往下流入封闭筒体底部,且能使叶片与含水气体接触的一面含水量少,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已经形成水珠与新进入的含水气体再次接触,能够增大本装置分离含水气体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挡板的下端还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水沿,导水沿上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的两边底部设有出水孔,使竖向挡板上形成的水不是从竖向挡板的底部整体向下流,而是只从竖向挡板的两边的出水孔流出,能够进一步减少新进入的含水气体与已经形成的水珠的接触,进一步增大本装置分离含水气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图1中竖向挡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示出了图4中竖向挡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是封闭筒体,200是含水气体管路,300是工作气路,400是出水管路,500是阀门,601是叶片,602是实心挡板,603是连接板,700是导水沿,701是导水槽,702是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5,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包括封闭筒体以及竖向挡板,封闭筒体一侧连接有含水气体管路,含水气体管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侧连接有工作气路,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上连接有阀门,本实施例中的阀门为手动阀门,当然阀门也可以设置为自动控制阀门,同时可以在封闭筒体内设置液位计用于给自动控制阀门提供信号;竖向挡板设置为若干个,竖向挡板设置在封闭筒体内,并将封闭筒体的中部分隔为若干个竖向空间,竖向挡板的上端和筒体顶部之间以及竖向挡板的下端和筒体底部之间均留有间隙,含水气体从含水气体管道进入封闭筒体后依次在各个竖向挡板隔开的空间内流动,较轻的气体向上运动,较重的水气向下运动,直至流到封闭筒体与工作气路连接的一侧,分离后的气体从工作气路流出,本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动力,流动阻力小,含水气体在与竖向挡板的碰撞接触过程中,其中的水分能够沿竖向挡板流入封闭筒体底部,并由排水管路排出,本装置能够方便地将从压缩机出来的含有水气体中的水分离出来,使进入工作气路中的气体满足使用要求,防止对工作气路上连接的电磁阀和气缸造成损伤,增加与工作气路连接的电磁阀和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其包括一侧的实心挡板、另一侧的叶片式挡板和两边的连接板,实心挡板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封闭筒体的内壁连接,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叶片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每个叶片上的水气汇聚成水珠后能够从竖向挡板的中空的空间往下流入封闭筒体底部,且能使叶片与含水气体接触的一面含水量少,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已经形成水珠与新进入的含水气体再次接触,能够增大本装置分离含水气体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其包括两侧的叶片式挡板和两边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封闭筒体的内壁连接,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叶片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竖向挡板的两侧均设置为叶片式挡板,能够在竖向挡板的两侧均避免已经形成水珠与新进入的含水气体再次接触,能够增大本装置分离含水气体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优选地,竖向挡板的下端还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水沿,导水沿上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的两边底部设有出水孔,使竖向挡板上形成的水不是从竖向挡板的底部整体向下流,而是只从竖向挡板的两边的出水孔流出,能够进一步减少新进入的含水气体与已经形成的水珠的接触,进一步增大本装置分离含水气体的效率。
具体的,导水沿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
具体地,封闭筒体与含水气体管路的连接位置和封闭筒体与工作气路的连接位置等高,既可以方便分离后的气体从工作气路快速溢出,也同时可以使含水气体在封闭筒体内尽可能的循环。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如使用“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如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筒体,其一侧连接有含水气体管路,另一侧连接有工作气路,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上连接有阀门;以及
竖向挡板,其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竖向挡板设置在所述封闭筒体内,并将封闭筒体的中部分隔为若干个竖向空间,所述竖向挡板的上端和筒体顶部之间以及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和筒体底部之间均留有间隙;
所述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其包括一侧的实心挡板、另一侧的叶片式挡板和两边的连接板,所述实心挡板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封闭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所述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叶片的两边与连接板连接。
2.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筒体,其一侧连接有含水气体管路,另一侧连接有工作气路,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上连接有阀门;以及
竖向挡板,其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竖向挡板设置在所述封闭筒体内,并将封闭筒体的中部分隔为若干个竖向空间,所述竖向挡板的上端和筒体顶部之间以及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和筒体底部之间均留有间隙;
所述竖向挡板设置为空心结构,其包括两侧的叶片式挡板和两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封闭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叶片式挡板由从上到下若干叶片形成,所述叶片倾斜设置,相邻的上一个叶片的底部位于下一个叶片的顶部内侧且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叶片的两边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还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水沿,所述导水沿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两边底部设有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挡板的下端还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水沿,所述导水沿的两边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导水沿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两边底部设有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气体管路与压缩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筒体与所述含水气体管路的连接位置和所述封闭筒体与所述工作气路的连接位置等高。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