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主要用于矿井压风管道汽、水、杂质分离,去除蒸汽和压缩空气系统中夹带的液滴,分离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各种气体的气液分离,有效分离牙缝管道的内的水分杂质,净化气体,与压风自救装置配合使用,有效提供更加纯净的压风,提高井下其他压风风动工具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多数内部无螺旋板或螺旋板的圈数较少,导致气流注入筒体后不按规则做螺旋运动,特别是气流较低时,使得微小的液滴难以去除,同时分离出的液滴容易被分离的气流“复吸”带走,净化效果较差,同时对进入筒体内部的气流压力损耗也非常大,降低了气流的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能降低压力损耗,汽水分离效果好,能适用多种压力下的汽水分离,分离后的液滴不会再次被气流带走,净化效果好,具有实用性和使用广泛性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包括筒体、内筒和螺旋板,所述内筒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内筒的上端贯穿筒体的顶部,内筒的下端延伸至筒体的中间处,螺旋板呈螺旋状环绕内筒外侧3.5周,螺旋板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气流通道,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沿筒体外侧径向设置,进气口正对螺旋板的气流通道进气,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一个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一块挡板,挡板呈三角形结构,挡板与内筒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板长度的设置,增加了气流流动的行程,使得汽水分离的效果更好;通过进气口的径向设置,保证了气流进入时的通畅,增加了进入气流的压力,减少了压力损失,提高了汽水分离时的离心力,提高了净化效果;同时通过在内筒的下端设置挡板,通过挡板的阻挡作用,防止了撞击中的液滴直接进入内筒中随气体流出,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挡板的下端设有一块滤板,滤板上设有多个贯穿孔。
该设置,防止气流与筒体底部的水接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复吸”现象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下端设有多个吸气口,吸气口沿螺旋板呈螺旋状排列。
该设置,便于进入筒体内部气体的排出,使得气体的排出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设有一个检修口。
该设置,便于定期对桶体的内部进行检修,方便对筒体进行维护。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排污口和出液口,出液口上安装有水泵。
该设置,便于筒体内部水及污染物的排出,维护筒体内部的整洁。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该设置,增加了桶体的结构强度,使得筒体的底部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两个液位计,液位计呈上下设置。
该设置,便于时刻监测筒体内部的液位状态,当液位计检测出液位高于预设值时,便于通过水泵对筒体内部的水进行抽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能降低压力损耗,汽水分离效果好,能适用多种压力下的汽水分离,分离后的液滴不会再次被气流带走,净化效果好,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内筒,3.进气口,4.螺旋板,5.固定架,6.挡板,7.吸气口,8.水泵,9.加强筋,10.排污口,11.液位计,12.出液口,13支撑脚,14.滤板,15.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包括筒体1、内筒2和螺旋板4,所述内筒2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内筒2的上端贯穿筒体1的顶部,内筒2的下端延伸至筒体1的中间处,螺旋板4呈螺旋状环绕内筒2外侧3.5周,螺旋板4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气流通道,所述筒体1上设有进气口3,进气口3沿筒体1外侧径向设置,进气口3正对螺旋板4的气流通道进气,所述内筒2的底部设有一个固定架5,固定架5上安装有一块挡板6,挡板6呈三角形结构,挡板6与内筒2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所述筒体1的下端设有支撑脚13,支撑脚13为四个。
所述筒体1的内部位于挡板6的下端设有一块滤板14,滤板14上设有多个贯穿孔。
所述内筒2的下端设有多个吸气口7,吸气口7沿螺旋板4呈螺旋状排列。
所述筒体1上设有一个检修口15。
所述筒体1的下端设有排污口10和出液口12,出液口12上安装有水泵8。
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加强筋9。
所述筒体1的下端设有两个液位计11,液位计11呈上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通过管道与筒体的进气口连接,气流由进气口进入筒体的内部,通过进气口的径向设置和螺旋板的螺旋设置,使得进入的气流沿气流通道螺旋下流,气流再下移的过程中收到压力及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使得汽水及颗粒物质分离,液滴、颗粒物质等直接与筒体内部筒壁接触并由滤板落至筒体的底部,同时分离出的气体由内筒的下端及吸风口进入内筒直至上端排出;当液位计检测到桶体底部的液体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水泵将筒体内部的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及内筒都是由不锈钢制作而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包括筒体、内筒和螺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内筒的上端贯穿筒体的顶部,内筒的下端延伸至筒体的中间处,螺旋板呈螺旋状环绕内筒外侧3.5周,螺旋板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气流通道,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沿筒体外侧径向设置,进气口正对螺旋板的气流通道进气,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一个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一块挡板,挡板呈三角形结构,挡板与内筒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为四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挡板的下端设有一块滤板,滤板上设有多个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下端设有多个吸气口,吸气口沿螺旋板呈螺旋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一个检修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排污口和出液口,出液口上安装有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分离原理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两个液位计,液位计呈上下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