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构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是指采用预先成型方法制造的各种构件。其别与现场制造,预先成型制造的构件通常要在专业工厂完成,然后运输到现场使用。这一概念主要在建筑领域使用,按照材料属性可以分为钢结构预制构件、木结构预制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石材预制构件等。其中尤以混凝土预制构件概念应用最为广泛,在建筑领域通常将预制构件等同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者预制混凝土(precastconcrete,简称pc)。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制造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预制构件成型后因暴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等破坏现象,需要将混凝土构件放入养护箱内部对预制构件进行养护。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养护箱对预制构件进行养护的过程中,水蒸气排出后预冷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滴,冷凝水滴从预制构件的上方不断滴落在其表面,预制构件在长时间受到雨滴作用会在其上部形成凹坑,影响产出预制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冷凝水进行导流,减少冷凝水滴滴落在预制构件上,保证其顶部平整度的预制构件养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由上至下设置若干透水的托板将其内部分隔成若干养护仓,所述若干养护仓的内部均设置有蒸汽支管,所述蒸汽支管均与蒸汽总管相连,所述蒸汽总管连接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养护仓的内部上方均匀设置有与其内部的所述蒸汽支管相连接的蒸汽喷头,所述养护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两侧的上导流板,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一侧的下导流板,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下导流板上方冷凝水排出的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均与排水总管相连,所述排水总管与集水箱相连。
所述下导流板向其一侧倾斜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下导流板的四周与其上方的所述托板围合形成集水仓,所述排水支管与所述集水仓内部的最低处相连通。
所述托板为金属网板,所述托板的两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上导流板为双坡式结构或为拱形板体结构,所述上导流板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蒸汽支管上接近所述蒸汽总管的一端设置有蒸汽阀门,所述排水支管上接近所述排水总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在养护仓的顶部设置上导流板将养护仓顶部的冷凝水导流至两侧,减少冷凝水滴滴落在预制构件上,避免其顶部因水滴的撞击而造成凹坑,保证其顶部平整;下导流板可对养护仓内部产生的所有冷凝水进行导流,便于将冷凝水排放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导流板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导流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箱体1,箱体1具有可开启或锁闭的门体(图中未示出),箱体1的内部通过由上至下设置若干透水的托板2将其内部分隔成若干养护仓14,若干养护仓14的内部均设置有蒸汽支管6,蒸汽支管6均与蒸汽总管5相连,蒸汽总管5连接有蒸汽发生装置13,养护仓14的内部上方均匀设置有与其内部的蒸汽支管6相连接的蒸汽喷头8,养护仓1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两侧的上导流板3,托板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一侧的下导流板4,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下导流板4上方冷凝水排出的排水支管9,排水支管9均与排水总管10相连,排水总管10与集水箱1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内部通过六个托板2将其内部分隔成六个养护仓14,托板2的顶部用于摆放预制构件,每个养护仓14的上部均设置有蒸汽喷头8,蒸汽由蒸汽喷头8喷出,在上导流板3的下侧会冷凝成水滴,并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两侧后流下,避免冷凝水滴直接滴落在预制构件上形成凹坑,上导流板4将所有落下的冷凝水导流到它的一侧,通过设置在该侧的排水支管9汇流至排水总管10后,将冷凝水排入集水箱12的内部收集利用。
如图1所示,所有的下导流板4均向其右侧倾斜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下导流板4的内侧及左右两侧均与箱体1的内部焊接成一体结构,下导流板4的外侧通过板体将其围合成四周及底部密闭的集水仓15,排水支管9与集水仓15内部的最低处相连通。进一步的,托板2为金属网板,托板2的两端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导流板3的一些实施方式,上导流板3为如图2所示的双坡式结构或为如图3所示的拱形板体结构,上导流板3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上导流板3的作用,可将其下部的冷凝水导流至两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每个蒸汽支管6上接近蒸汽总管5的一端设置有蒸汽阀门6,每个排水支管9上接近排水总管10的一端设置有排水阀门11;通过蒸汽阀门6可控制每个养护仓14内部的蒸汽通断,使得每个养护仓14均可以单独运行,并且每个养护仓14的排水支管9上均设置有排水阀门11来控制冷凝水的排放。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由上至下设置若干透水的托板将其内部分隔成若干养护仓,所述若干养护仓的内部均设置有蒸汽支管,所述蒸汽支管均与蒸汽总管相连,所述蒸汽总管连接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养护仓的内部上方均匀设置有与其内部的所述蒸汽支管相连接的蒸汽喷头,所述养护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两侧的上导流板,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其一侧的下导流板,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下导流板上方冷凝水排出的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均与排水总管相连,所述排水总管与集水箱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向其一侧倾斜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下导流板的四周与其上方的所述托板围合形成集水仓,所述排水支管与所述集水仓内部的最低处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为金属网板,所述托板的两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为双坡式结构或为拱形板体结构,所述上导流板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支管上接近所述蒸汽总管的一端设置有蒸汽阀门,所述排水支管上接近所述排水总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阀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