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银锭的熔铸方法。
背景技术:
:白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资源有限,因此减少白银的制备环节,提高白银质量是极为迫切的事情。目前使用的传统熔炼方法,熔炼周期长,损耗较大,所得银锭杂质偏高,需要另行采用电解法、化学法来除杂,繁杂过程,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延长了生产周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针对高含杂的银物料,可一次性熔炼得到国家标准银锭。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中频炉、地炉、油炉中的一种,先通过坩埚预热,然后设定炉温970~1000℃进行加温;(2)向坩埚中加入氧化剂以及作为助熔剂的碳酸钠,然后加入银粉、碎银或银盐进行熔化;(3)含银物料熔融后,加入硼砂并搅拌,使熔炼渣融合到硼砂中,待熔炼渣与熔液分离后用炉钳将熔炼渣取出;(4)除去熔炼渣之后,取硝酸钠或亚硝酸钠,按白银重量的1‰均匀洒在液面上,净化熔液的表面,防止熔液表面凝固;(5)将保护剂放入熔液表面,以覆盖液面为宜,继续加热30分钟去除熔液中多余的氧气,消除银锭因气泡产生的表面破损,然后再除去表面的保护剂;(6)将模具内表面用喷灯烤热,再将熔液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10分钟,取下模具即得到成品银锭。所述的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步骤(1)中先少量加入含银物料,待熔化后陆续加入,直到坩埚达到容量为止,将坩埚调到300℃,预热30分钟。所述的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步骤(2)中先加入碳酸钠总量的1/3到坩埚中,待加入的含银物料达到坩埚容积1/3之后,将炉温调至1000℃,等含银物料开始熔化再加入余下2/3的碳酸钠,同时将剩余含银物料陆续加入到坩埚中。所述的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步骤(5)中保护剂为活性炭、木炭、草木灰中的一种,在熔液出锅之前加入到熔液表面,以吸附熔液中多余的氧气,避免铸锭时气泡产生影响银锭质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助熔剂能使含银物料快速、充分熔化,提高了熔化效率;通过加入高锰酸钾能使熔液内部特别是表面充分熔解;通过加入造渣剂硼砂能使熔渣干净彻底除去;通过加入表面处理剂硝酸钠或亚硝酸钠可防止液面固化,通过加入保护剂可使熔液内部的氧气充分释放,所得银锭表面光滑;本发明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对于高含杂物料一次性处理可得到国家标准银锭。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下面以中频炉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保护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子的限制。(1)坩埚预热,将中频炉温度调到300℃,起动加热,预热时间30分钟;(2)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和助熔剂碳酸钠(应加碳酸钠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将含银物料加入坩埚,坩埚容积的三分之一,中频炉温度调至1000℃,待物料开始熔化再加入余下三分之二助熔剂,同时将及剩余物料陆续加入。(3)加入造渣剂硼砂,在熔液表面搅拌,将造渣剂连同炉渣一并取出。造渣剂用量根据炉渣多少适量添加,并反复造渣除渣,直到熔液清澈为止。(4)除渣结束后,将表面处理按白银重量的1‰均匀洒在熔液表面。(5)将保护剂活性炭放入熔液表面,以覆盖液面为宜,继续加热30分钟,熔炼结束,除去表面活性炭,即可铸锭。(6)铸锭,将模具内表面用喷灯烤热,再将熔液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10分钟,取下模具,得到成品银锭。实施例2为确保实施结果准确,用不同的含银物料进行了5次平行实验,以1号原料为例:(1)取1号原料银泥83.5kg.1、中频炉温度设定为300℃,加热30分钟使坩埚预热,向坩埚中加入高锰酸钾100g,碳酸钠200g,同时加入含银物料30kg,中频炉温度调至1000℃,待含银物料开始熔化再加入碳酸钠250g,同时加入含银物料30kg,新加入含银物料开始熔化时,再加入碳酸钠250g,同时将剩余的23.52kg含银物料加入坩埚。(2)待物料全部熔化后,炉渣聚集在熔液表面,此时向坩埚中加入造渣剂硼砂500g,用炉钳在渣中搅拌,并将硼砂与炉渣的混合物用炉钳取出。如此反复,直到表面炉渣取净为止。(3)在熔液沸腾状态下,取表面处理剂继续熔化20分钟。(4)将保护剂活性炭500g覆盖在熔液表面,继续加热30分钟,熔炼结束。(5)铸锭:a将模具内表面用喷灯烤热;b熔液表面活性炭;c将熔液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10分钟,取下模具即得成品银锭。依实施例1相同步骤,实施2~5号原料,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编号试料名称试料重量kg试料中银含量kg产出银重量kg产出银纯度%产出银含量kg直收率%1银泥83.5271.2571.2199.9171.1599.862银泥102.3389.2387.1399.9487.0899.833银粉75.8470.1870.2099.9670.1799.984银粉98.0891.8691.8199.9591.7699.895碎银120.20114.44114.4299.99114.4199.9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中频炉、地炉、油炉中的一种,先通过坩埚预热,然后设定炉温970~1000℃进行加温;
(2)向坩埚中加入高锰酸钾以及作为助熔剂的碳酸钠,然后加入银粉、碎银或银盐进行熔化;
(3)含银物料熔融后,加入硼砂并搅拌,使熔炼渣融合到硼砂中,待熔炼渣与熔液分离后用炉钳将熔炼渣取出;
(4)除去熔炼渣之后,取硝酸钠或亚硝酸钠,按白银重量的1‰均匀洒在液面上,净化熔液的表面,防止熔液表面凝固;
(5)将保护剂放入熔液表面,以覆盖液面为宜,继续加热去除熔液中多余的氧气,消除银锭因气泡产生的表面破损,然后再除去保护剂;
(6)将模具内表面用喷灯烤热,再将熔液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取下模具即得到成品银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先少量加入含银物料,待熔化后陆续加入,直到坩埚达到容量为止,将坩埚调到300℃,预热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加入碳酸钠总量的1/3到坩埚中,待加入的含银物料达到坩埚容积1/3之后,将炉温调至1000℃,等含银物料开始熔化再加入余下2/3的碳酸钠,同时将剩余含银物料陆续加入到坩埚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保护剂为活性炭、木炭、草木灰中的一种,在熔液出锅之前加入到熔液表面,以吸附熔液中多余的氧气,避免铸锭时,气泡产生影响银锭质量。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银的熔铸方法,其目的是将白银在熔炼过程中提纯到标准银锭,通过在熔炼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药剂,实现快速熔炼、干净除杂、外表美观等效果;所添加的药剂包括助熔剂、高锰酸钾、表面处理剂、造渣剂和保护剂等。本发明可以将高杂含银物料通过熔炼过程一次性得到高纯银锭,减少中间处理环节,减少白银损耗,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焦丕玉;王学成;常培亮;张京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重工黄冈贵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