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棉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加工的多级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棉花加工行业中,由于机采棉加工技术具有高效、成本低、收益高的显著优势,在新疆棉区得到迅速推广,特别是在北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植棉团场,机采棉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棉花采收效率,有效解决了日益紧张的用工荒问题。但是,由于机采棉中存在大量棉杆、棉叶、僵瓣、泥沙等杂质,在后续棉花加工过程中,这些杂质会形成含尘气体,如直接排放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尘装置是沙克龙除尘,但是沙克龙存在风阻大、有效纤维回收率低的问题;部分轧花企业尝试使用除尘机组代替沙克笼除尘,但由于机采籽棉杂质大、处理风量大的特点,目前尚未发现适用于机采棉加工的高性价比除尘产品。
发明人之前针对机采棉加工中除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滤尘机构和吸尘机构的除尘装置,既能快速高效的过滤棉花加工过程中的含尘空气,又能方便的回收有效纤维,提高产棉率;但是该装置的空气处理量依然无法应对大规模棉花生产的要求,且其二级过滤装置的长毛绒滤料容易板结,造成滤料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的除尘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棉花加工的多级除尘装置,既能适应大规模机采棉生产的要求,又能有效提高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限,适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花加工的多级除尘装置,包括滤尘机构、吸尘机构、回尘处理机构和用于固定滤尘机构的支架;
所述滤尘机构为一侧设有滤网结构的腔室,腔室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将所述腔室分为一级滤尘腔室和二级滤尘腔室;一级滤尘腔室和二级滤尘腔室的顶部设有盖板,一级滤尘腔室的盖板上设有含尘空气进入的进气管;一级滤尘腔室和二级滤尘腔室的底部均开设有出尘口;所述二级滤尘腔室远离一级滤尘腔室的侧壁为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上附着有滤料;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于一级滤尘腔室内的第一吸嘴、第一吸尘管、设于二级滤尘腔室内的第二吸嘴和第二吸尘管;所述第一吸嘴沿第一滤网延伸并与第一滤网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一吸嘴密封转动连接,第一吸尘管的另一端穿过一级滤尘腔室顶部的盖板与回尘处理机构连通;所述第二吸嘴沿第二滤网延伸并与第二滤网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二吸嘴密封转动连接,第二吸尘管的另一端穿过二级滤尘腔室顶部的盖板与回尘处理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上均设有风机;
所述回尘处理机构包括设于一级滤尘腔室或二级滤尘腔室外侧的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第一吸尘管与一级回尘箱的侧壁连通;第二吸尘管与二级回尘箱的侧壁连通;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顶部还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二级滤尘腔室的盖板相连接并与二级滤尘腔室内部连通;所述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沙口。
优选的,所述二级滤尘腔室内设有若干一级滤尘箱;所述一级滤尘箱的顶部与盖板一体连接并设有含尘空气进入的进气管;一级滤尘箱的侧壁为第三滤网,一级滤尘箱通过第三滤网与二级滤尘腔室连通;一级滤尘箱的底部高于二级滤尘腔室的底部,且一级滤尘箱的底部也开设有出尘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一级滤尘箱内设有第三吸嘴和第三吸尘管;第三吸嘴沿第三滤网延伸并与第三滤网可转动连接;第三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三吸嘴连通,第三吸尘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吸尘管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滤网上设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包括第一转轴和用于支撑第一转轴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三滤网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三吸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三滤网与设于第三滤网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吸嘴与第三吸嘴同轴设置;第三吸尘管位于第一吸嘴和第三吸嘴的轴线位置,第三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三吸嘴固定连接并连通,第三吸尘管的另一端穿过一级滤尘箱侧壁和第一滤网伸入一级滤尘腔室内并与第一吸嘴连通;所述第三吸尘管与第一滤网通过轴承座转动配合;电机开启后,电机轴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第三吸嘴转动,实现第三吸嘴与第三滤网的可转动连接;第三吸嘴转动的同时第三吸尘管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三吸尘管连通的第一吸嘴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吸嘴与第一滤网的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级滤尘腔室内设有若干同心排布的滤筒;所述滤筒的两端为开口结构,且滤筒的一端与第二滤网固定连接;相邻两滤筒之间组成空气通过的滤尘通道;所述第二吸嘴对应滤尘通道处向滤尘通道内延伸形成若干吸尘管,吸尘管伸入滤尘腔室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孔;通过设置滤筒,能够增大二级滤尘腔室内的有效过滤面积,提高空气处理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上设有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包括设于滤筒中心线位置的第二转轴和用于支撑第二转轴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第二滤网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吸嘴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滤网与设于第二滤网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通过电机的电机轴驱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吸嘴转动,使吸尘管在滤尘通道内围绕转轴作圆周运动,从而将滤尘通道内滞留的杂质吸除。
优选的,所述一级滤尘腔室、二级滤尘腔室和一级滤尘箱的出尘口处向下向内延伸成斗状结构;斗状结构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绞龙;绞龙的端部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绞龙在斗状结构底部旋转;出尘口位于绞龙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圆锥形,排沙口位于圆锥形结构的底端;所述排沙口处设有用于控制排沙口开合的阀门;进入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气体沿回尘箱的侧壁周向旋转,大颗粒粉尘在旋转过程中受重力作用逐渐失速,落入底部的排沙口集中排出,从而利于对吸尘机构收集的杂质进行分级分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为钢丝网;钢丝网一侧设有用于支撑钢丝网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盖板和一级滤尘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为钢板网,钢板网上附着有长毛绒滤料;设置钢板网既能够保证支撑强度,又能保证气体通过;而长毛绒滤料能够实现对含尘空气中小颗粒粉尘的吸附和滤除。
棉花加工生产线上的含尘空气进入一级滤尘腔室或一级滤尘箱后,空气中携带的较大的棉杆、棉叶等杂质被一级滤尘腔室或一级滤尘箱侧壁的滤网截留,落入底部由绞龙从出尘口排出除尘装置;透过第一滤网或第三滤网的空气进入二级滤尘腔室进行再次过滤;最后空气中的精细尘土被第二滤网上的滤料吸附,经过多次过滤的空气由滤料内的间隙进入周围环境;
除尘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滤尘机构的滤网上会附着棉纤维和粉尘,造成滤尘机构中通风量变小,过滤速率下降;此时开启电机使第一吸嘴、第二吸嘴和第三吸嘴分别沿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表面转动;在风机产生的负压作用下,附着于滤尘机构的滤网上的杂质被吸取,然后经第一吸尘管或第二吸尘管分别送至一级回尘箱或二级回尘箱;在一级回尘箱或二级回尘箱内,气体中携带的杂质与箱体侧壁碰撞后,较大的杂质颗粒逐渐失速,受重力的作用落入回尘箱底端的排沙口,经阀门排出;未沉降的小颗粒粉尘经排气通道重新进入二级滤尘腔室,从而避免未沉降的小颗粒粉尘直接排入周围空气,保证除尘装置的整体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两级滤尘腔室,并在二级滤尘腔室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一级滤尘箱,从而实现对含尘空气中杂质的分级去除,提高装置整体除尘效率;
2)在滤尘机构的各级滤尘腔室内均设置吸尘装置,从而将滤尘机构截留吸附的小颗粒粉尘杂质去除,保证滤尘机构对含尘空气的过滤除杂效果;
3)设置回尘处理机构,并将回尘处理机构与滤尘机构的腔室相连通,既能将吸尘机构收集的杂质排出,同时保证含有细微粉尘的气体重新进入滤尘机构进行再次过滤,有效提高了除尘装置整体的空气处理效率,适用于机采棉生产空气处理量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支架后的左视图;
图3实施例2中二级滤尘腔室内滤尘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顶部”、“底部”、“内侧”等用语,仅为阐明各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一种棉花加工的多级除尘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滤尘机构、吸尘机构、回尘处理机构和用于固定滤尘机构的支架1;
所述滤尘机构为一侧设有滤网结构的腔室,腔室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滤网21,第一滤网21将所述腔室分为一级滤尘腔室2和二级滤尘腔室4;一级滤尘腔室2和二级滤尘腔室4的顶部设有盖板10,一级滤尘腔室2的盖板10上设有含尘空气进入的进气管211;
为了增加除尘装置的空气处理量,本实施例中的二级滤尘腔室4内设有一个一级滤尘箱3;一级滤尘箱3的顶部与盖板10一体连接,且盖板10上设有含尘空气进入一级滤尘箱3的进气管211;一级滤尘箱3的侧壁为第三滤网31,一级滤尘箱3通过第三滤网31与二级滤尘腔室4连通;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一级滤尘箱3的数量还可以为2个以上;一级滤尘箱3的底部高于二级滤尘腔室4的底部,从而保证从一级滤尘腔室2进入二级滤尘腔室4内的含尘空气能够通过一级滤尘箱3进行二次吸附过滤;二级滤尘腔室4远离一级滤尘腔室2的侧壁为第二滤网41,第二滤网41上附着有滤料;进入一级滤尘腔室2和一级滤尘箱3的含尘空气最终经第二滤网41上滤料间的空隙排入周围环境;
本实施例中,第一滤网21为钢丝网,第一滤网21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钢丝网的钢架,钢架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盖板10和一级滤尘腔室2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为钢丝网提供支撑强度;第二滤网41为钢板网,钢板网上附着有长毛绒滤料;第三滤网31也为设有支撑钢架的钢丝网;
一级滤尘腔室2、二级滤尘腔室4和一级滤尘箱3的底部向下向内延伸成斗状结构;斗状结构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绞龙12;绞龙12的一端与设于斗状结构侧壁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电机输出端为绞龙12旋转方向的起始端;绞龙12的另一端穿出斗状结构并在设于斗状结构外侧的传送通道内旋转,传送通道的底部开设出尘口11;落入一级滤尘腔室、二级滤尘腔室和一级滤尘箱的底部的杂质经绞龙12螺旋推送至出尘口11排出,从而便于杂质的集中收集处理。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于一级滤尘腔室2内的第一吸嘴22、第一吸尘管23、设于二级滤尘腔室4内的第二吸嘴42、第二吸尘管43、设于一级滤尘箱3内的第三吸嘴32和第三吸尘管33;
第一吸嘴22沿第一滤网21延伸,第一吸尘管23的一端与第一吸嘴22密封转动连接,第一吸尘管23的另一端穿过一级滤尘腔室2顶部的盖板10与回尘处理机构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嘴22与沿第三滤网延伸的第三吸嘴32同轴设置;
第三滤网31上设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包括第一转轴35和固设于第三滤网31上用于支撑第一转轴35的第一基座34;第一转轴35穿设于第一基座34内,第一转轴35的一端与第三吸嘴3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5的另一端穿过第三滤网31与设于第三滤网31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当电机开启后,电机轴通过第一转轴35带动第三吸嘴32转动,从而实现第三吸嘴32与第三滤网31的可转动连接;
第三吸尘管33位于第一吸嘴22和第三吸嘴32的轴线位置;第三吸尘管33的一端与第三吸嘴32固定连接并与第三吸嘴32内部连通;第三吸尘管3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级滤尘箱3的侧壁、第一滤网21,伸入一级滤尘腔室2内与第一吸嘴22固定连接,且第三吸尘管33与第一吸嘴22内部连通;第一滤网21上设有轴承座,第三吸尘管33通过轴承座与第一滤网21转动配合;当电机驱动第三吸嘴32转动时,与第三吸嘴32连接的第三吸尘管3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吸嘴22转动,实现第一吸嘴22与第一滤网21的可转动连接;通过此种设计能够利用一套动力装置即可驱动一级滤尘腔室2和一级滤尘箱3中的吸尘机构同步转动,从而确保同级吸尘机构同步协同工作,确保装置整体的除尘效果;
第二吸嘴42沿第二滤网41延伸,且第二滤网41上设有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包括第二转轴45和套设于第二转轴45上用以支撑第二转轴45的第二基座44;第二基座44与第二滤网41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5的一端与第二吸嘴42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滤网41与设于第二滤网41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通过电机驱动第二吸嘴42转动实现第二吸嘴42与第二滤网41的可转动连接;第二吸尘管43的一端与第二吸嘴42密封转动连接,第二吸尘管43的另一端穿过二级滤尘腔室4顶部的盖板10与回尘处理机构连通;上述第一吸尘管23和第二吸尘管43上靠近回尘处理机构处均设有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吸嘴22、第二吸嘴42和第三吸嘴32均为一字型长缝吸嘴,上述吸嘴还可为两条长缝吸嘴交叉组成的内部相连通的十字型结构,或者多条长缝吸嘴组成的米字型结构等,上述技术方案均可以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述回尘处理机构包括固设于一级滤尘腔室外侧壁的一级回尘箱5和二级回尘箱6;一级回尘箱5和二级回尘箱6的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圆锥形,且圆锥形的底端设有排沙口51;第一吸尘管23沿一级回尘箱5侧壁的切线方向与一级回尘箱5连通;第二吸尘管43沿二级回尘箱6侧壁的切线方向与二级回尘箱6连通;一级回尘箱5和二级回尘箱6的顶部还设有排气通道52,排气通道52与二级滤尘腔室4的盖板10连接,并与二级滤尘腔室4的内部相连通;吸附于滤尘机构滤网上的杂质,在风机产生的负压作用下经第一吸尘管23或第二吸尘管43分别进入一级回尘箱5或二级回尘箱6,粉尘颗粒沿切线方向进入箱体后围绕一级回尘箱5或二级回尘箱6的侧壁旋转,在与箱体侧壁的碰撞过程中,较大的颗粒逐渐失速,受重力的作用落入底端的排沙口51,经设于排沙口处的阀门511排出;而经过一级回尘箱5或二级回尘箱6除杂后的气体经排气通道52重新回到二级滤尘腔室4,从而保证未处理完全的空气不会排入周围环境中,保证除尘装置整体的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装置在使用时,含尘空气进入一级滤尘腔室2或一级滤尘箱3后,空气中携带的较大的棉杆、棉叶等杂质被第一滤网21或第三滤网31截留,落入底部由绞龙12从出尘口11排出除尘装置;透过第一滤网21或第三滤网31的空气进入二级滤尘腔室4进行再次过滤;最后空气中的精细尘土被第二滤网41上的长毛绒滤料吸附,经过多次过滤的空气由滤料内的间隙进入周围环境;
除尘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滤尘机构的滤网上会附着棉纤维和粉尘,造成滤尘机构中通风量变小,过滤速率下降;此时开启电机使第一吸嘴22、第二吸嘴42和第三吸嘴32分别沿第一滤网21、第二滤网41和第三滤网31表面转动;在风机产生的负压作用下,附着于滤尘机构的滤网上的杂质被吸取,然后经第一吸尘管23或第二吸尘管43分别送至一级回尘箱5或二级回尘箱6;在一级回尘箱5或二级回尘箱6内,气体中携带的杂质与箱体侧壁碰撞后,较大的杂质颗粒逐渐失速,受重力的作用落入回尘箱底端的排沙口51,经阀门511排出;未沉降的小颗粒粉尘经排气通道52重新进入二级滤尘腔室4内,从而避免未沉降的小颗粒粉尘直接排入周围空气,保证除尘装置的整体过滤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棉花加工的多级除尘装置,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的空气处理量,如图3至图4所示,在第二滤网41上设置11层由内向外同心排布的滤筒411,滤筒411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且滤筒411的一端与第二滤网41固定连接,滤筒411另一端向二级滤尘腔室内延伸;滤筒411由钢板网制成,钢板网的内外两侧通过固定夹固定有长毛绒滤料;
相邻两滤筒411组成空气通过的滤尘通道412;第二吸嘴42对应滤尘通道412处形成若干吸尘管422,吸尘管422伸入滤尘通道412内并向第二滤网41延伸;吸尘管422伸入滤尘通道412内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孔;本实施例中,吸尘管422分别位于第二吸嘴42的上部和下部,共设置20个;吸尘管422也可只设于第二吸嘴42的上部或下部,数量与滤尘通道412一致;通过设置滤尘通道412和与之配合设置的吸尘管422,既能够增加二级滤尘腔室4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又能及时收集滤网上附着的杂质,保证滤网的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45位于滤筒411的轴向中心线处;第二转轴45的一端与第二吸嘴42连接,第二转轴4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滤网41与设于第二滤网41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通过电机轴驱动第二吸嘴42转动,从而使吸尘管422在滤尘通道412内作圆周运动,将滤尘通道412内滤网截留的杂质吸除;
上述滤筒4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调整,如可为3、5、8、15、20等,相应的所述吸尘管422的数量也根据滤尘腔室412的数量进行调整。
1.一种棉花加工的多级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尘机构、吸尘机构、回尘处理机构和用于固定滤尘机构的支架;
所述滤尘机构为一侧设有滤网结构的腔室,腔室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将所述腔室分为一级滤尘腔室和二级滤尘腔室;一级滤尘腔室和二级滤尘腔室的顶部设有盖板,一级滤尘腔室的盖板上设有含尘空气进入的进气管;一级滤尘腔室和二级滤尘腔室的底部均开设有出尘口;所述二级滤尘腔室远离一级滤尘腔室的侧壁为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上附着有滤料;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于一级滤尘腔室内的第一吸嘴、第一吸尘管、设于二级滤尘腔室内的第二吸嘴和第二吸尘管;所述第一吸嘴沿第一滤网延伸并与第一滤网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一吸嘴密封转动连接,第一吸尘管的另一端穿过一级滤尘腔室顶部的盖板与回尘处理机构连通;所述第二吸嘴沿第二滤网延伸并与第二滤网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二吸嘴密封转动连接,第二吸尘管的另一端穿过二级滤尘腔室顶部的盖板与回尘处理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上均设有风机;
所述回尘处理机构包括设于一级滤尘腔室或二级滤尘腔室外侧的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第一吸尘管与一级回尘箱的侧壁连通;第二吸尘管与二级回尘箱的侧壁连通;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顶部还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二级滤尘腔室的盖板相连接并与二级滤尘腔室内部连通;所述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滤尘腔室内设有若干一级滤尘箱;所述一级滤尘箱的顶部与盖板一体连接并设有含尘空气进入的进气管;一级滤尘箱的侧壁为第三滤网,一级滤尘箱通过第三滤网与二级滤尘腔室连通;一级滤尘箱的底部高于二级滤尘腔室的底部,且一级滤尘箱的底部也开设有出尘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尘箱内设有第三吸嘴和第三吸尘管;第三吸嘴沿第三滤网延伸并与第三滤网可转动连接;第三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三吸嘴连通,第三吸尘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吸尘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网上设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包括第一转轴和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用于支撑第一转轴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三滤网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三吸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三滤网与设于第三滤网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嘴与第三吸嘴同轴设置;第三吸尘管位于第一吸嘴和第三吸嘴的轴线位置,第三吸尘管的一端与第三吸嘴固定连接并连通,第三吸尘管的另一端穿过一级滤尘箱侧壁和第一滤网伸入一级滤尘腔室内并与第一吸嘴连通;所述第三吸尘管与第一滤网通过轴承座转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滤尘腔室内设有若干同心排布的滤筒;所述滤筒的两端为开口结构,且滤筒的一端与第二滤网固定连接;相邻两滤筒之间组成空气通过的滤尘通道;所述第二吸嘴对应滤尘通道处向滤尘通道内延伸形成若干吸尘管,吸尘管伸入滤尘腔室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上设有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包括设于滤筒中心线位置的第二转轴和用于支撑第二转轴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第二滤网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吸嘴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滤网与设于第二滤网上的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尘腔室、二级滤尘腔室和一级滤尘箱的出尘口处向下向内延伸成斗状结构;斗状结构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绞龙;绞龙的端部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绞龙在斗状结构底部旋转;出尘口位于绞龙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回尘箱和二级回尘箱的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圆锥形,排沙口位于圆锥形结构的底端;所述排沙口处设有用于控制排沙口开合的阀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为钢丝网;钢丝网一侧设有用于支撑钢丝网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盖板和一级滤尘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为钢板网,钢板网上附着有长毛绒滤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