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室装置,用做污染土壤热脱附系统的原位加热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工厂造成的污染导致土壤遭受污染,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对于有机烃类的土壤污染,采用原位热脱附的修复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处理途径,其原理是将污染土壤在原来的位置,加热土壤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停留时间,有选择的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达到去除的目的。场地原位加热单元是对污染土壤进行原位热脱附的核心设备,目前我国虽有一些原位热脱附设备投入使用,但其加热单元多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部分场地临时性的大规模用电不易获取,而蒸汽加热温度较低。采用可燃气体燃烧加热空气的方法是原位热脱附加热单元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却很少有专门针对原位热脱附的燃烧器,有人采用市售普通燃烧器改造成原位热脱附加热单元,但结构笨重,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燃烧室装置,用作污染土壤热脱附系统的原位加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为可燃气体提供燃烧空间的中空内胆和空气管道,所述内胆两端开口,其竖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胆的下端开口至所述壳体的下端出口形成一段空腔,所述空气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内侧设有点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延伸至所述内胆的内腔,用于点燃所述内胆内腔的燃气,所述壳体的下端出口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连通。

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的内径小于所述下部壳体的内径,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内。

所述下部壳体内设有内胆支架,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内胆支架上。

所述空气管道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下部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空气管道的进气端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空气管道输送的空气通过所述下部壳体与所述内胆支架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空腔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污染气体管道,所述污染气体管道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的下端侧壁上,所述污染气体管道的进气端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抽提管道连通。

所述上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外侧固定一螺母和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丝,所述螺丝可穿过所述螺母和通孔深入到所述上部壳体内,用于固定所述点火机构。

所述螺母焊接固定在所述通孔的外侧。

所述空气管道的进气端和所述污染气体管道的进气端分别设有阀门a和阀门b。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室装置,用做污染土壤热脱附系统的原位加热单元,可燃气体通过点火机构点火后在内胆中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空腔内的空气,热气流携带的热量可被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吸收并传导给受污染的土壤,该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加热效果好,且容易操作。

b、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室装置,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污染气体管道,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抽提管道抽提出的可燃性污染气体通过污染气体管道进入下部壳体内,被火焰点燃,参与燃烧,变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还可以减少燃气用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壳体,11-上部壳体,12-下部壳体;2-燃气管道;3-内胆;4-内胆支架;5-空腔;6-空气管道,61-阀门a;7-污染气体管道,71-阀门b;8-点火机构;9-通孔;10-螺母;20-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输送可燃气体的燃气管道2、为可燃气体提供燃烧空间的中空内胆3和空气管道6,内胆3两端开口,且竖向设置在壳体1内,燃气管道2与内胆3导通,壳体1的下部与内胆3之间形成以一空腔5,内胆3和空气管道6的出气端均与空腔5连通;壳体1的顶部设有点火机构8,点火机构8深入到内胆3,用于点燃内胆3内的燃气,壳体1的下端开口并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室装置,用作污染土壤热脱附系统的原位加热单元,可燃气体通过点火机构点火后在内胆中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空腔内的空气,热气流携带的热量可被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吸收并传导给受污染的土壤,该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加热效果好,且容易操作。

进一步地,壳体1包括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上部壳体11位于下部壳体12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上部壳体11的内径小于下部壳体12的内径。下部壳体12内设有内胆支架4,内胆3位于内胆支架4上。内胆支架4焊接固定在上部壳体11的底部,使得内胆3与壳体1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

下部壳体12底部有法兰盘,法兰盘沿圆周均匀钻孔,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法兰盘上的孔与加热井外管使用螺栓连接。

空气管道6的出气端设置在下部壳体12的侧壁上,空气管道6的进气端与外界大气相通,空气管道6输送的空气通过下部壳体12与内胆支架4之间的缝隙进入空腔5。进入空腔5内的空气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内胆3中燃气的助燃气体,为火焰提供足够的流质,二是经内丹中的火焰加热后作为热空气进入设置在污染土壤中加热井内管,并传导给受污染的土壤。

所述装置还包括与空腔5连通的污染气体管道7,污染气体管道7的出气端设置在空腔5所在的下部壳体12的侧壁上且与空腔5连通,其进气端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抽提管道连通。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抽提管道抽提出的可燃性污染气体通过污染气体管道7进入下部壳体12内,被火焰点燃,参与燃烧,变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还可以减少燃气用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在上部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一通孔9,在通孔9的外侧设有螺母10和与螺母10相匹配的螺丝20,螺母10焊接固定在通孔9的外侧。螺丝20可穿过螺母10和通孔9深入到上部壳体11内,用于固定点火机构8。

内胆3采用耐高温的材料,本实施例中选用高铝质耐火砖,耐火度在1700度以上,壳体、内胆支架及与壳体连通的管道选用优质碳钢。空气管道6的进气端和污染气体管道7的进气端分别设有手动阀门a61和手动阀门b71。

本实用新型燃烧室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加热效果好,且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为可燃气体提供燃烧空间的中空内胆(3)和空气管道(6),所述内胆(3)两端开口,其竖向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内胆(3)的下端开口至所述壳体(1)的下端出口形成一段空腔(5),所述空气管道(6)的出气端与所述空腔(5)连通;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侧设有点火机构(8),所述点火机构(8)延伸至所述内胆(3)的内腔,用于点燃所述内胆(3)内腔的燃气,所述壳体(1)的下端出口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彼此连接的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所述上部壳体(11)的内径小于所述下部壳体(12)的内径,所述内胆(3)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12)内设有内胆支架(4),所述内胆(3)位于所述内胆支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道(6)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12)的侧壁上,且与所述下部壳体(12)内部相连通,所述空气管道(6)的进气端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空气管道(6)输送的空气通过所述下部壳体(12)与所述内胆支架(4)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空腔(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腔(5)相连通的污染气体管道(7),所述污染气体管道(7)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12)的下端侧壁上,所述污染气体管道(7)的进气端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抽提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9),在所述通孔(9)的外侧固定一螺母(10)和与所述螺母(10)相匹配的螺丝(20),所述螺丝(20)可穿过所述螺母(10)和通孔(9)深入到所述上部壳体(11)内,用于固定所述点火机构(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0)焊接固定在所述通孔(9)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道(6)的进气端和所述污染气体管道(7)的进气端分别设有阀门a(61)和阀门b(7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为可燃气体提供燃烧空间的中空内胆和空气管道,内胆两端开口,其竖向设置在壳体内,内胆的下端开口至壳体的下端出口形成一段空腔,空气管道的出气端与空腔连通。壳体的顶部内侧设有点火机构,点火机构延伸至内胆的内腔,用于点燃内胆内腔的燃气,壳体的下端出口与在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连通。本实用新型用做污染土壤热脱附系统的原位加热单元,可燃气体通过点火机构点火后在内胆中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空腔内的空气,热气流携带的热量可被污染土壤中设置的加热井吸收并传导给受污染的土壤,该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加热效果好,且容易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锋;叶渊;刘爱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7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