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23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当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气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电气柜是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只是通过开设单一的散热口对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并且灰尘等细小杂质容易进入控制柜的内部,影响元器件的性能,容易导致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电元件本体,所述电元件本体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控制柜本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柜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柜本体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左侧与蜗杆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的正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控制柜本体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底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孔,所述控制柜本体的正表面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含有固定于支撑座内腔顶部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有等间距的扇叶。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百叶窗。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厚度大于一厘米。

可选的,所述控制柜本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四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通过开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最终带动马达和扇叶进行摆动,进而对控制柜本体的内腔进行多方位的散热,即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对电元件本体进行多方位散热,加快了电元件本体热量的散发,并且该控制柜避免了灰尘等杂质进入,延长了电元件本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只是通过开设单一的散热口对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并且灰尘等细小杂质容易进入控制柜的内部,影响元器件的性能,容易导致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2、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通过风冷机构的设置,对电元件本体进行风冷冷却,避免了电元件本体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通过百叶窗的设置,防止灰尘进入控制柜本体的内腔中,对电元件本体起到了保护作用,通过散热孔的设置,对电机起到了散热作用,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本体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点的放大图。

图中:1、控制柜本体;2、电元件本体;3、支撑板;4、电机;5、蜗杆;6、转动杆;7、扇形齿轮;8、固定杆;9、固定块;10、连动杆;11、支撑座;12、风冷机构;121、马达;122、扇叶;13、进风孔;14、出风孔;15、百叶窗;16、过滤网;17、散热孔;18、柜门;1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1,控制柜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电元件本体2,电元件本体2的数量为六个,控制柜本体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控制柜本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散热孔17,散热孔17的数量为四个,通过散热孔17的设置,对电机4起到了散热作用,延长了电机4的使用寿命,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蜗杆5,蜗杆5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柜本体1活动连接,控制柜本体1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7,扇形齿轮7的左侧与蜗杆5相啮合,扇形齿轮7的正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杆8,控制柜本体1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正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动杆10,连动杆10的底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杆8活动连接,连动杆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机构12,风冷机构12包含有固定于支撑座11内腔顶部的马达121,马达121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有等间距的扇叶122,通过风冷机构12的设置,对电元件本体2进行风冷冷却,避免了电元件本体2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控制柜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孔13,进风孔13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的厚度大于一厘米,控制柜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孔14,进风孔13和出风孔14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百叶窗15,通过百叶窗15的设置,防止灰尘进入控制柜本体1的内腔中,对电元件本体2起到了保护作用,控制柜本体1的正表面铰接有柜门18,柜门18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9。

工作原理:开启马达121,马达121带动扇叶122转动,加快了控制柜本体1内腔中的空气流速,利用空气将电元件本体2的热量转移,转移的热量通过出风孔14排出控制柜本体1的内腔,开启电机4正反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蜗杆5正反转动,蜗杆5通过表面的纹路带动扇形齿轮7进行以转动杆6为轴心的正反旋转,扇形齿轮7带动固定杆8的左端进行同步旋转,在固定块9的作用下,固定杆8的右端带动连动杆10的底端进行以固定块9表面的转轴为轴心的扇形运动,连动杆10的右端带动支撑座11、马达121和扇叶122进行以转轴为轴心的上下摆动,进而对电元件本体2进行多方位的散热,即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使用时通过开启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最终带动马达121和扇叶122进行摆动,进而对控制柜本体1的内腔进行多方位的散热,即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对电元件本体2进行多方位散热,加快了电元件本体2热量的散发,并且该控制柜避免了灰尘等杂质进入,延长了电元件本体2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只是通过开设单一的散热口对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并且灰尘等细小杂质容易进入控制柜的内部,影响元器件的性能,容易导致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电元件本体(2),所述电元件本体(2)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控制柜本体(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蜗杆(5),所述蜗杆(5)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柜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柜本体(1)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7),所述扇形齿轮(7)的左侧与蜗杆(5)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7)的正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控制柜本体(1)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正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动杆(10),所述连动杆(10)的底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杆(8)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杆(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机构(12),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孔(13),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孔(14),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正表面铰接有柜门(18),所述柜门(18)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12)包含有固定于支撑座(11)内腔顶部的马达(121),所述马达(121)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有等间距的扇叶(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3)和出风孔(14)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百叶窗(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3)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16),所述过滤网(16)的厚度大于一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散热孔(17),所述散热孔(17)的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电元件本体,所述电元件本体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控制柜本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蜗杆。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通过开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最终带动马达和扇叶进行摆动,进而对控制柜本体的内腔进行多方位的散热,即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对电元件本体进行多方位散热,加快了电元件本体热量的散发,并且该控制柜避免了灰尘等杂质进入,延长了电元件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段秀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段秀婷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