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等生产生活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且种类繁多,其中含有各类破坏臭氧层、引起人类中毒甚至致癌的物质,治理难度大,除了少数气体,大多没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为了环境健康,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方式包括燃烧式,即采用蓄热催化燃烧来对含有vocs的废气进行催化燃烧处理。现在的蓄热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催化室等,具体工作过程为:废气经过一个蓄热催化室内,然后进入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燃烧过后再将气体送入另一个蓄热催化室内进行吸热,而现有的蓄热催化室的吸热方式通过的蜂窝陶瓷结构,蜂窝陶瓷结构吸热的时间短,吸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以提高蓄热催化室内对燃烧后的气体的吸热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的顶部固定有加热件,燃烧室的下部两侧设置有蓄热催化室;
蓄热催化室均与燃烧室连通,蓄热催化室内的下部均设置有蓄热结构,蓄热催化室的上部均设置有催化剂层;
蓄热结构包括若干沿蓄热催化室轴向设置的吸热组,吸热组包括至少两块交错设置的吸热板,两块吸热板均固定在蓄热催化室的侧壁上且两块吸热板的朝向相反;
蓄热催化室的底部均连通有气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多个吸热组对燃烧过后的气体进行吸热,并且通过吸热板交错设置,增大了气体与吸热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热板吸热的效果,由于吸热板交错设置,在吸热板与吸热板之间会构成弯折的通道,气体在通过弯折的通道时,吸热板对气体的吸热时间延长,从而提高了吸热板对气体进行吸热的效率。
在废气通过吸收热量的吸热板时,废气经过的时间也会延长,如此废气对吸热板上的热量吸收效率提高,降低了吸热板的冷却时间。
传统的吸热组是蜂窝状的,即竖直的孔,气体流经的时间短,导致吸热效率不高。本方案利用吸热板交错设置构成弯折的通道,从而使得废气流动时间延长,提高了吸热组的吸热效率,从而达到环保处理废气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气路结构包括鼓风机和与鼓风机连通的换向阀,换向阀连通有至少两个进气阀,进气阀分别与蓄热催化室连通,气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出气阀,出气阀分别与蓄热催化室连通。
有益效果:通过换向阀来对进气阀进行换向,以使得废气进入不同的蓄热催化室内,以便于对废气进行交错的吸热处理。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内固定安装有温敏传感器。
有益效果:通过温敏传感器对燃烧室内的温度进行测量,以便于控制燃烧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连通有控制阀,控制阀连通有废气输送机,所述气路结构包括电磁阀和与电磁阀连通的抽风机。
有益效果:废气输送到燃烧室内,然后通过抽风机抽走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电磁阀的控制打开不同的蓄热催化室。
进一步,所述两块吸热板中的任意一块吸热板上固定有炭板。
有益效果:燃烧室对废气的燃烧率在90%以上,燃烧后的废气仍然存在一定的颗粒物,因此通过炭板进行吸附处理。
进一步,所述炭板上开设有滤孔。
有益效果:通过滤孔的设置,增大气体经过的量,提高气体流动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吸热板由陶瓷制成。
有益效果:通过陶瓷进行吸热可有效的降低nox的产生。
进一步,所述滤孔的孔径为1~4cm。
有益效果:滤孔的孔径小于1cm气体流量过少,气体排放效率不高,孔径大于4cm气体流过的时间过短。
进一步,所述温敏传感器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密封圈对温敏传感器与燃烧室之间的间隙进行堵塞。
进一步:所述催化剂层至少为两层且每层上开设有气孔。
有益效果:多层催化剂层便于气体与催化剂层接触,且开设气孔便于废气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的正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的正向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本体1、温敏传感器2、进气阀3、出气阀31、燃烧室4、螺旋电圈41、左蓄热催化室5、催化剂层51、吸热板52、炭板53、滤孔54、右蓄热催化室6、鼓风机7、换向阀8、电磁阀9。
实施例一:
一种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本体1和开设在本体1内的燃烧室4,燃烧室4位于本体1的上部,燃烧室4内的底壁上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加热件,本实施例中加热件为螺旋电圈41,螺旋电圈41的品牌为:富强热流道,型号为:k/j/e。螺旋电圈41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外部电源。
燃烧室4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和温敏传感器2,温敏传感器2的型号为:wzpk-336,温敏传感器2与燃烧室4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由耐高热温度在300℃的橡胶制成。安装时,将密封圈套设在温敏传感器2上,将温敏传感器2穿过安装孔,密封圈将温敏传感器2卡紧在安装孔上,同时,密封圈对温敏传感器2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堵塞,避免漏气。
燃烧室4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蓄热催化室,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蓄热催化室,蓄热催化室均与燃烧室4连通。蓄热催化室内的上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催化剂层51,催化剂层51至少为两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层,每层催化剂层51上均开设有气孔,本实施例中催化剂层51由氧化铜(cuo)制成。催化剂层51的下方设置有蓄热结构。
蓄热结构包括若干沿蓄热催化室轴向设置的吸热组,吸热组包括至少两块吸热板52,本实施例中每个吸热组包括两块交错设置的吸热板52,两块吸热板52均由陶瓷制成。两块吸热板52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蓄热催化室的内侧壁,以蓄热催化室内上方的第一块吸热板52和上方第二块吸热板52为例,第一块吸热板52位于第二块吸热板52的上方,且两块吸热板52的朝向相反。如附图2所示,多块吸热板52之间形成通道。
以左侧的蓄热催化室为例,蓄热催化室的下部连通有气路机构,本实施例中,气路结构包括进气阀3和出气阀31,进气阀3和出气阀31的型号均为:dn40,进气阀3通过管道连通有换向阀8,换向阀8连通有鼓风机7,鼓风机7的型号为:qm的交流鼓风机7。出气阀31通过管道连通有排气管。本实施例中左侧的蓄热催化室为左蓄热催化室5,右侧的蓄热催化室为右蓄热催化室6。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初始时,关闭左蓄热催化室5和右蓄热催化室6下方的出气阀31,打开左蓄热催化室5下方的进气阀3。操作人员开启螺旋电圈41且温度达到500℃以上。
将换向阀8与左蓄热催化室5下方的进气阀3连通,开启鼓风机7,鼓风机7将废气通过换向阀8进入到左蓄热催化室5内,关闭进气阀3和鼓风机7,废气经过吸热板52和催化剂层51,催化剂层51对废气进行催化以使得废气的着火点降低,然后废气进入到废气内进行燃烧。
废气经过完全燃烧成洁净气体,然后打开右蓄热催化室6下方的出气阀31,燃烧室4内的压强大排气管内的压强,洁净气体朝向排气管排出。洁净气体经过吸热板52时,吸热板52对气体进行吸热降温,如附图2所示,吸热板52构成弯折的通道,以使得气体排出时间延长,从而提高了吸热板52的吸热效率。
第二次进入废气时,将换向阀8与右蓄热催化室6下方的进气阀3连通,废气先进入到右蓄热催化室6内,并带走右蓄热催化室6内的吸热板52的热,且由于吸热板52构成玩着的通道,以使得废气上升的时间延长,提高了吸热板52的降温效率。重复以上工作步骤,对废气进行催化燃烧处理。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燃烧室4的上方连通有废气输送机,本实施例中废气输送机也为鼓风机7,鼓风机7与燃烧室4之间连通有控制阀。
吸热组上固定有炭板53,炭板53上开设有滤孔54,滤孔54的孔径为1~4cm,本实施例优选为3cm。具体的:炭板5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每个吸热组最上方的吸热板52上。
左蓄热催化室5和右蓄热催化室6的下方均通过管道连通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一个换向阀8连通,换向阀8连通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型号为:cf的抽风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操作人员将控制阀打开,关闭两个电磁阀9。鼓风机7将废气送入到燃烧室4内进行燃烧,且废气充满燃烧室4后,废气会与催化剂层51接触,达到催化的效果。
启动螺旋电圈41对废气进行加热,且使得废气完全燃烧,形成洁净气体。先打开左蓄热催化室下方的电磁阀9,并启动抽风机,抽风机的作用下,气体进入到左蓄热催化室5内,通过吸热组和炭板53,炭板53对残留的颗粒物进行吸附。
实际废气处理过程中,由于废气可能会残留有未完全燃烧的颗粒,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废气处理的效果,因此通过炭板53将洁净气体中的颗粒等进行吸附。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1.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的顶部固定有加热件,燃烧室的下部两侧设置有蓄热催化室;
蓄热催化室均与燃烧室连通,蓄热催化室内的下部均设置有蓄热结构,蓄热催化室的上部均设置有催化剂层;
蓄热结构包括若干沿蓄热催化室轴向设置的吸热组,吸热组包括至少两块交错设置的吸热板,两块吸热板均固定在蓄热催化室的侧壁上且两块吸热板的朝向相反;
蓄热催化室的底部均连通有气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包括鼓风机和与鼓风机连通的换向阀,换向阀连通有至少两个进气阀,进气阀分别与蓄热催化室连通,气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出气阀,出气阀分别与蓄热催化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固定安装有温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连通有控制阀,控制阀连通有废气输送机,所述气路结构包括电磁阀和与电磁阀连通的抽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吸热板中的任意一块吸热板上固定有炭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板上开设有滤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由陶瓷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的孔径为1~4c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传感器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层至少为两层且每层上开设有气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