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下,随着环保设备日渐普及,环保设备的能耗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所以在环保处理达标排放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成为设备改进的巨大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能够实现尾气的催化燃烧及废热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处理能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包括保温壳及设置在保温壳内的尾气管路,所述的保温壳借助隔板分割为第一催化燃烧室及第二催化燃烧室,所述的第二催化燃烧室的保温壳上设置有净化气排放口,所述的尾气管路包括穿出在第二催化燃烧室之外的废气进口及设置在第一催化燃烧室内的内排气口,所述的第一催化燃烧室与第二催化燃烧室之间借助第二催化网板连通,所述的内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催化网板,所述的尾气管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催化燃烧室的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催化燃烧室的第三换热器,所述的尾气管路借助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废气进口、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及内排气口。
所述的第一催化网板及第二催化网板为设置有废气催化剂涂层的陶瓷网片。
所述的第一催化网板的陶瓷网片设置有至少两层。
所述的内排气口与第一催化网板之间设置有内置加热丝的电加热器。
所述的第三换热器与内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穿出在保温壳之外的检测管,所述的检测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检测管外套装有保温套。
所述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盘管式换热器包括筒状结构的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散热盘管,所述的外壳两端分别为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所述的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分别设置有导流盘,所述的导流盘设置有与散热盘管连通的导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借助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气进口、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及内排气口组成了催化燃烧装置,将设备的燃烧尾气通过换热及催化作用,实现低能耗的污染物处理,并且有效回收尾气热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盘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保温壳,2、第一催化燃烧室,3、第二催化燃烧室,4、第二催化网板,5、第一催化网板,6、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8、第三换热器,9、电加热器,10、检测管,11、外壳,12、散热盘管,13、导流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包括保温壳1及设置在保温壳1内的尾气管路,所述的保温壳1借助隔板分割为第一催化燃烧室2及第二催化燃烧室3,所述的第二催化燃烧室3的保温壳1上设置有净化气排放口,所述的尾气管路包括穿出在第二催化燃烧室3之外的废气进口及设置在第一催化燃烧室2内的内排气口,所述的第一催化燃烧室2与第二催化燃烧室3之间借助第二催化网板4连通,所述的内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催化网板5,所述的尾气管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催化燃烧室2的第一换热器6及第二换热器7,设置在第二催化燃烧室3的第三换热器8,所述的尾气管路借助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废气进口、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及内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所述的燃烧设备的尾气通过废气进口进入到本实用新型的尾气管路,首先经过第一换热器6及第二换热器7,将尾气的热量回收利用,同时降低尾气温度,随后尾气经过管道进入到第三换热器8中,再次进行换热后通过内排气口进入到第一催化燃烧室2,随后尾气通过第一催化网板5进行第一次的催化处理,降低尾气内未充分燃烧的co及氮氧化物浓度,由于第一催化燃烧室2与第二催化燃烧室3之间借助第二催化网板4连通,经过第一催化网板5后的尾气再次经过第二催化网板4再一次进行催化,提高催化效率,最后经过两次催化净化后的尾气,通过净化气排放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催化燃烧室2及第二催化燃烧室3的设置,将尾气管路折返布置,在较小空间内增加了尾气通过的距离,在紧凑的空间内增加了尾气处理的工序数量,提质增效。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催化网板5及第二催化网板4为设置有废气催化剂涂层的陶瓷网片。所述的废气催化剂涂层为含有铂铑钯的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催化网板5的陶瓷网片设置有至少两层,借助至少两层的陶瓷网片提高第一次的催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排气口与第一催化网板5之间设置有内置加热丝的电加热器9。若设备刚启动时,尾气量较少,温度较低,并且经过三次换热后,若尾气温度降低到催化温度之下,通过内置了加热丝的套管式的电加热器9进行补热,提高尾气温度,保证催化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换热器8与内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穿出在保温壳1之外的检测管10,所述的检测管1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检测管10外套装有保温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盘管式换热器包括筒状结构的外壳11及设置在外壳11内的散热盘管12,所述的外壳11两端分别为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所述的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分别设置有导流盘13,所述的导流盘13设置有与散热盘管12连通的导流孔。所述的导流孔在导流盘13上呈同心圆式设置有多圈,每圈导流孔分别对应有一层散热盘管12,多圈导流孔所对应的散热盘管12同轴设置,并且内圈的散热盘管12长度大于外圈的散热盘管12长度,保证每组盘管的总长度相等,保证散热的均匀,避免温度梯度造成的设备形变,保证设备的耐用性,所述的尾气通过热媒进口进入,而用于换热的冷媒通过设置在外壳11上的冷媒进口进入,保证较高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风机等压力设备相连,废气净化效率≥97%,废气经过第一催化燃烧室2后处理效率可达80%以上,经过第二催化燃烧室3后处理效率可达97%以上,废气经过第一换热器6后整体余热利用率可达50%以上,经过第二换热器7整体余热利用率可达60%以上,经过第三换热器8整体余热利用率可达75%以上。
1.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包括保温壳(1)及设置在保温壳(1)内的尾气管路,所述的保温壳(1)借助隔板分割为第一催化燃烧室(2)及第二催化燃烧室(3),所述的第二催化燃烧室(3)的保温壳(1)上设置有净化气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管路包括穿出在第二催化燃烧室(3)之外的废气进口及设置在第一催化燃烧室(2)内的内排气口,所述的第一催化燃烧室(2)与第二催化燃烧室(3)之间借助第二催化网板(4)连通,所述的内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催化网板(5),所述的尾气管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催化燃烧室(2)的第一换热器(6)及第二换热器(7),设置在第二催化燃烧室(3)的第三换热器(8),所述的尾气管路借助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废气进口、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及内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催化网板(5)及第二催化网板(4)为设置有废气催化剂涂层的陶瓷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催化网板(5)的陶瓷网片设置有至少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排气口与第一催化网板(5)之间设置有内置加热丝的电加热器(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换热器(8)与内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穿出在保温壳(1)之外的检测管(10),所述的检测管(1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检测管(10)外套装有保温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盘管式换热器包括筒状结构的外壳(11)及设置在外壳(11)内的散热盘管(12),所述的外壳(11)两端分别为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所述的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分别设置有导流盘(13),所述的导流盘(13)设置有与散热盘管(12)连通的导流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