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精酿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糖化设备中,搅拌是必不可少的结构之一,小试糖化设备因设备体积小,安装搅拌装置存在一定难度,在以往啤酒设备中,糖化设备搅拌采用减速电机传动搅拌,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无法应用到小试糖化设备中,搅拌装置结构安装在设备内部,需解决结构上存在的卫生死角和搅拌装置工作运转稳定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糖化罐体及设置在糖化罐体上的罐盖,所述糖化罐体内部设有罐底板,所述罐底板上固定设置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搅拌主体,从而使罐底板与搅拌主体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搅拌主体包括固定套、配合设置在固定套内的第一自润滑轴承、固定设置在第一自润滑轴承上的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搅拌桨;所述传动轴穿设在罐盖上,且传动轴上在位于穿设位置处设置第二自润滑轴承。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顶部位置设有驱动手柄。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两片桨叶,所述两片桨叶对称设置在传动轴上。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设置在传动轴的下端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罐底板上固定设置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搅拌主体,从而使罐底板与搅拌主体之间形成安装间隙;解决罐底板上卫生死角的问题。
2)搅拌主体包括固定套、自润滑轴承、传动轴及搅拌桨,其中传动轴通过自润滑轴承安装在固定套,并通过固定套安装在支撑架,提高了搅拌主体工作运转稳定性。
3)该搅拌装置采用人工驱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很好的解决安装空间不足、卫生死角及运转稳定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糖化罐体,2-罐底板,3-支撑架,4-搅拌主体,401-固定套,402-第一自润滑轴承,403-传动轴,404-桨叶,405-驱动手柄,5-罐盖,501-第二自润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包括糖化罐体1、罐底板2、支撑架3、搅拌主体4及罐盖5,
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包括糖化罐体1及设置在糖化罐体1上的罐盖5,糖化罐体1内部设有罐底板2,罐底板2上焊接固定设置支撑架3,并在支撑架3上焊接固定设置搅拌主体4(支撑架3与固定套401之间焊接固定),从而使罐底板2与搅拌主体4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搅拌主体4与罐底板2不直接接触,解决了罐底板2上因安装搅拌主体4产生的卫生死角问题。
搅拌主体4包括固定套401、配合设置在固定套401内的第一自润滑轴承402、固定设置在第一自润滑轴承402上的传动轴403及设置在传动轴403上的搅拌桨;所述传动轴403穿设在罐盖5上,且传动轴403上在位于穿设位置处设置第二自润滑轴承501。通过在传动轴403底部及上端位置设置自润滑轴承,保证了搅拌主体4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传动轴403的顶部固定位置设有驱动手柄405(固定方式采用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驱动手柄405便于进行人工搅拌,搅拌主体4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简化了整体的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搅拌桨设置在传动轴403的下端位置处,有利于提高搅拌的效果,且搅拌桨包括两片桨叶404,两片桨叶404对称设置在传动轴403上,在不影响搅拌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搅拌桨结构。
1.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糖化罐体(1)及设置在糖化罐体(1)上的罐盖(5),所述糖化罐体(1)内部设有罐底板(2),所述罐底板(2)上固定设置支撑架(3),并在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搅拌主体(4),从而使罐底板(2)与搅拌主体(4)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搅拌主体(4)包括固定套(401)、配合设置在固定套(401)内的第一自润滑轴承(402)、固定设置在第一自润滑轴承(402)上的传动轴(403)及设置在传动轴(403)上的搅拌桨;所述传动轴(403)穿设在罐盖(5)上,且传动轴(403)上在位于穿设位置处设置第二自润滑轴承(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03)的顶部位置设有驱动手柄(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两片桨叶(404),所述两片桨叶(404)对称设置在传动轴(4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设置在传动轴(403)的下端位置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