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渣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冷渣机主要由滚筒、进渣组件、出渣组件、转动系统、驱动机构、冷却水系统及电控装置等组成,滚筒是旋转的,进渣组件是静止的,滚筒与进渣组件的动静结合处存在灰渣泄露通道,通常通过防漏装置减少泄漏;

但是使用防漏装置后还是会存在废渣泄漏的可能,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装置内器件的老化,这种泄漏的概率随之增加,缺少一种对泄漏后漏渣的导流装置,从另一角度解决漏渣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能右侧固定装配有滚筒冷渣机,所述滚筒冷渣机的外筒转动装配于内筒外壁,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装配有壳体,且壳体上端开设有设计,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焊接而成,所述进料管倾斜部分插接于滚筒冷渣机内筒内,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漏渣传输装置,所述滚筒冷渣机的内筒左侧壁外侧开设有与漏渣传输装置匹配的进料斜孔,且进料斜孔右端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漏渣传输装置包括固定装配于壳体内腔底面的箱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下端固定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贯穿壳体和箱体的左侧壁延伸至箱体内腔右端,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装配有螺旋输送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料斗,且料斗的上边缘与壳体内壁、滚筒冷渣机的内筒左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开设有与进料斜孔连通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左侧固定装配有绑带的一端,所述壳体左侧壁上端后侧开设有绑带通孔,所述绑带的另一端缠绕进料管贯穿绑带通孔通过螺钉与壳体外壁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左侧壁与进料管倾斜部分之间固定装配有支杆,且支杆呈45度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本方案是针对泄漏出的漏渣进行导流,通过漏渣传输装置把漏渣再次导回到滚筒冷渣机的内筒内,方案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泄漏出的漏渣进行导回,并不是防漏渣,不存在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泄漏可能增大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解决了漏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漏渣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底板、2滚筒冷渣机、3壳体、4进料管、5支杆、6漏渣传输装置、61箱体、62电机、63转轴、64螺旋输送板、65料斗、66出料口、7进料斜孔、8绑带、9绑带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能右侧固定装配有滚筒冷渣机2,滚筒冷渣机2的外筒转动装配于内筒外壁,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装配有壳体3,且壳体3上端开设有设计,壳体3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进料管4,进料管4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焊接而成,进料管4倾斜部分插接于滚筒冷渣机2内筒内,壳体3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漏渣传输装置6,滚筒冷渣机2的内筒左侧壁外侧开设有与漏渣传输装置6匹配的进料斜孔7,且进料斜孔7右端向下倾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滚筒冷渣机2的左端没有外筒,内筒落在外侧,外筒转动安装在内筒外侧壁上,装置通过进料管4向滚筒冷渣机2内供料,滚筒与进渣组件的动静结合处漏渣后,漏渣外漏进入到壳体3内,最终落入漏渣传输装置6内,通过漏渣传输装置6把漏渣从新倒入到滚筒冷渣机2的内筒内,案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泄漏出的漏渣进行导回,并不是防漏渣,不存在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泄漏可能增大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解决了漏渣的问题。

漏渣传输装置6包括固定装配于壳体3内腔底面的箱体61,壳体3的左侧面下端固定装配有电机62,电机62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装配有转轴63,转轴63右端贯穿壳体3和箱体61的左侧壁延伸至箱体61内腔右端,转轴6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螺旋输送板64,箱体6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料斗65,且料斗65的上边缘与壳体3内壁、滚筒冷渣机2的内筒左侧壁紧密贴合,箱体61的右侧面开设有与进料斜孔7连通的出料口66。

电机62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开关控制通断,电机62工作后带动转轴63和螺旋输送板64进行转动,通过螺旋结构向右侧输送漏渣,把漏渣从出料口66排出,排出的漏渣进入到进料斜孔7内,沿着倾斜的孔壁最终导回到滚筒冷渣机2内筒内。

壳体3内壁左侧固定装配有绑带8的一端,壳体3左侧壁上端后侧开设有绑带通孔9,绑带8的另一端缠绕进料管4贯穿绑带通孔9通过螺钉与壳体3外壁相固定,绑带8的材质为尼龙材质,用于箍紧进料管4,使得进料管4工作稳定性更好。

壳体3内腔左侧壁与进料管4倾斜部分之间固定装配有支杆5,且支杆5呈45度倾斜,支杆5用于支撑进料管4倾斜部分,进一步提高进料管4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能右侧固定装配有滚筒冷渣机(2),所述滚筒冷渣机(2)的外筒转动装配于内筒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装配有壳体(3),且壳体(3)上端开设有设计,所述壳体(3)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焊接而成,所述进料管(4)倾斜部分插接于滚筒冷渣机(2)内筒内,所述壳体(3)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漏渣传输装置(6),所述滚筒冷渣机(2)的内筒左侧壁外侧开设有与漏渣传输装置(6)匹配的进料斜孔(7),且进料斜孔(7)右端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渣传输装置(6)包括固定装配于壳体(3)内腔底面的箱体(61),所述壳体(3)的左侧面下端固定装配有电机(62),所述电机(62)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装配有转轴(63),所述转轴(63)右端贯穿壳体(3)和箱体(61)的左侧壁延伸至箱体(61)内腔右端,所述转轴(6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螺旋输送板(64),所述箱体(6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料斗(65),且料斗(65)的上边缘与壳体(3)内壁、滚筒冷渣机(2)的内筒左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箱体(61)的右侧面开设有与进料斜孔(7)连通的出料口(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壁左侧固定装配有绑带(8)的一端,所述壳体(3)左侧壁上端后侧开设有绑带通孔(9),所述绑带(8)的另一端缠绕进料管(4)后贯穿绑带通孔(9)通过螺钉与壳体(3)外壁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腔左侧壁与进料管(4)倾斜部分之间固定装配有支杆(5),且支杆(5)呈45度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渣机漏渣导流装置,底板的上表面能右侧固定装配有滚筒冷渣机,滚筒冷渣机的外筒转动装配于内筒外壁,底板的上表面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装配有壳体,壳体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进料管,进料管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焊接而成,进料管倾斜部分插接于滚筒冷渣机内筒内,壳体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漏渣传输装置,滚筒冷渣机的内筒左侧壁外侧开设有与漏渣传输装置匹配的进料斜孔,本方案是针对泄漏出的漏渣进行导流,通过漏渣传输装置把漏渣再次导回到滚筒冷渣机的内筒内,方案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泄漏出的漏渣进行导回,并不是防漏渣,不存在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泄漏可能增大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解决了漏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