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自流平水泥是一种科技含量高、技术环节比较复杂的高新环保产品。它是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干混型粉状材料,现场拌水即可使用。稍经刮刀展开,即可获得高平整基面。自流平水泥硬化速度快,4-5小时后可上人行走,24小时后可进行面层施工(如铺木地板、金刚板等),施工快捷、简便是传统人工找平所无法比拟的。其安全、无污染、美观、快速施工与投入使用,是自流平水泥的特点。自流平水泥用途广泛,可用于工业厂房、车间、仓储、商场、展厅、体育馆、医院、各种开放空间、办公室等,也用于居家、别墅、温馨小空间等等。

自流平水泥是由特征水泥、细骨料以及多种高性能聚合物配制而成的干粉材料,这些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由于参与混合的原料均为粉体,现用的搅拌设备均存在搅拌死角,很难将各组分混合均匀。采用更先进的混合设备虽然可以提高混料效果,但是其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将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有外筒,外筒置于支架上,外筒内部上部分固定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搅拌桶,外筒内部下部分设有截面为方形的安装室,所述搅拌桶的上端设有桶盖,搅拌桶的下端设有连通安装室的桶底口,桶盖上设有若干进料口,桶盖上安装有伸入到搅拌桶内部的搅拌杆,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叶,搅拌杆由安装在桶盖上方的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安装室中设有两块转板,转板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筒内壁,两个转板转至水平状态时拼接成将桶底口盖住的桶底板,转轴分别由安装在外筒外侧的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桶底板下方的安装室中设有倾斜设置的筛网,筛网下方的外筒逐渐收缩形成方锥形出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筛网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上,外筒一侧的筒壁上设有供筛网插入的插口,外筒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筛网两侧的支撑部,筛网上安装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外筒另一侧的筒壁上设有可拆卸抽拉的抽屉,筛网从插口插入安装室中后筛网的最低部位位于抽屉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抽屉避开桶底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转板上设有橡胶制成的连接部,两个转板拼接成桶底板时,两个转板的连接部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在传统的搅拌器下方设置倾斜的筛网,搅拌桶中的粉体下落后穿过筛网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混合,避免搅拌桶中搅拌死角位置的粉体团聚,提高自流平水泥的混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有外筒1,外筒1置于支架2上,外筒1内部上部分固定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搅拌桶3,外筒1内部下部分设有截面为方形的安装室4,所述搅拌桶3的上端设有桶盖5,搅拌桶3的下端设有连通安装室4的桶底口6,桶盖5上设有若干进料口7,桶盖5上安装有伸入到搅拌桶3内部的搅拌杆8,搅拌杆8上安装有搅拌叶9,搅拌杆8由安装在桶盖5上方的第一电机10带动转动,所述安装室4中设有两块转板11,转板11分别通过转轴12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筒1内壁,两个转板11转至水平状态时拼接成将桶底口6盖住的桶底板,转轴12分别由安装在外筒1外侧的第二电机13带动转动,桶底板下方的安装室4中设有倾斜设置的筛网14,筛网14下方的外筒1逐渐收缩形成方锥形出料口15。筛网14可以截留大颗粒物质,大颗粒物质随着倾斜设置的筛网14滚动至筛网14下部。团聚的粉体在下落过程中被分散。

所述筛网14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上,外筒1一侧的筒壁上设有供筛网14插入的插口16,外筒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筛网14两侧的支撑部17,筛网14上安装有把手。这样设计可以方便抽出筛网14进行维护清理。还可以同时将筛网14设计成可振动(在外筒1的内壁上安装振动器来振动筛网14),这样更有利于团聚粉体的分散,

所述外筒1另一侧的筒壁上设有可拆卸抽拉的抽屉18,筛网14从插口16插入安装室4中后筛网14的最低部位位于抽屉18的上方。抽屉18用来收集被筛网截留的大颗粒物质,大颗粒物质从抽屉18中取出后可以进一步研磨重复利用。

所述抽屉18避开桶底口6。防止正常的粉体掉落到抽屉18中。

所述转板11上设有橡胶制成的连接部19,两个转板11拼接成桶底板时,两个转板的连接部19相抵。弹性的橡胶制成的连接部19有利于桶底板的密封性,搅拌过程中粉体不会掉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3、筛网14、抽屉18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筛网14可抽插的安装,抽屉18的安装方式,第一电机10带动搅拌杆8转动进行搅拌,第二电机13带动转板11转动并保持稳定状态,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筒,外筒置于支架上,外筒内部上部分固定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搅拌桶,外筒内部下部分设有截面为方形的安装室,所述搅拌桶的上端设有桶盖,搅拌桶的下端设有连通安装室的桶底口,桶盖上设有若干进料口,桶盖上安装有伸入到搅拌桶内部的搅拌杆,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叶,搅拌杆由安装在桶盖上方的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安装室中设有两块转板,转板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筒内壁,两个转板转至水平状态时拼接成将桶底口盖住的桶底板,转轴分别由安装在外筒外侧的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桶底板下方的安装室中设有倾斜设置的筛网,筛网下方的外筒逐渐收缩形成方锥形出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上,外筒一侧的筒壁上设有供筛网插入的插口,外筒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筛网两侧的支撑部,筛网上安装有把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另一侧的筒壁上设有可拆卸抽拉的抽屉,筛网从插口插入安装室中后筛网的最低部位位于抽屉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避开桶底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上设有橡胶制成的连接部,两个转板拼接成桶底板时,两个转板的连接部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流平水泥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有外筒,外筒内部上部分固定有搅拌桶,外筒内部下部分设有安装室,搅拌桶的上端设有桶盖,搅拌桶的下端设有连通安装室的桶底口,桶盖上设有若干进料口,桶盖上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叶,搅拌杆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安装室中设有两块转板,转板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筒内壁,转轴分别由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桶底板下方的安装室中设有筛网,筛网下方的外筒逐渐收缩形成方锥形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搅拌器下方设置倾斜的筛网,搅拌桶中的粉体下落后穿过筛网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混合,避免搅拌桶中搅拌死角位置的粉体团聚,提高自流平水泥的混料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楠;李永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蓝贯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4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