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具有高抗压强度,高耐腐蚀性建筑材料,因此被广泛用于建造房屋、桥梁、公路以及其他一些大型建筑。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浆料进行搅拌。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由于结构缺陷,仅仅只能搅拌到部分混凝土浆料,壳体内离搅拌机构较远的混凝土浆料的流动性很差,因而该部分的混凝土浆料很少被搅拌均匀,容易造成凝结。因此,现有的搅拌装置存在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解决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连通有进料口,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壳体底部还连接有支撑座,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顶壁连接的第一机座,第一机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下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卡设有若干搅拌杆,第二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底壁连接的第二机座,第二机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端连接有搅拌爪。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爪包括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的横杆,横杆两端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杆,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l型杆与竖杆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设置有10根,所述搅拌杆沿连接盘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还粘接有胶垫。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连通有进料口,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壳体底部还连接有支撑座,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顶壁连接的第一机座,第一机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下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卡设有若干搅拌杆,第二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底壁连接的第二机座,第二机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端连接有搅拌爪。通过该设置,进料口用于混凝土浆料进料,出料口用于混凝土浆料出料,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连接盘转动,连接盘上的搅拌杆跟随转动实现对混凝土浆料的搅拌,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驱动搅拌爪转动实现对混凝土浆料的搅拌,通过在壳体内顶壁和壳体内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扩大了搅拌面积,使得对壳体内的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爪包括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的横杆,横杆两端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杆,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通过该设置,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有效的增大了搅拌爪的搅拌面积并能产生一定的涡流效应,加快混凝土浆料的流动性,使得对壳体内的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杆设置有10根,所述搅拌杆沿连接盘的周向均匀设置。通过该设置,有效的扩大了搅拌杆的搅拌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支撑座、5-第一机座、6-第一电机、7-第一传动轴、8-连接盘、9-搅拌杆、10-第二机座、11-第二电机、12-第二传动轴、13-横杆、14-竖杆、15-l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连通有进料口,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壳体底部还连接有支撑座,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顶壁连接的第一机座,第一机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下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卡设有若干搅拌杆,第二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底壁连接的第二机座,第二机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端连接有搅拌爪。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爪包括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的横杆,横杆两端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杆,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l型杆与竖杆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设置有10根,所述搅拌杆沿连接盘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还粘接有胶垫。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进料口用于混凝土浆料进料,出料口用于混凝土浆料出料,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连接盘转动,连接盘上的搅拌杆跟随转动实现对混凝土浆料的搅拌,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驱动搅拌爪转动实现对混凝土浆料的搅拌,通过在壳体内顶壁和壳体内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扩大了搅拌面积,使得对壳体内的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所述搅拌爪包括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的横杆,横杆两端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杆,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通过该设置,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有效的增大了搅拌爪的搅拌面积并能产生一定的涡流效应,加快混凝土浆料的流动性,使得对壳体内的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所述l型杆与竖杆的夹角为120°。所述搅拌杆设置有10根,所述搅拌杆沿连接盘的周向均匀设置。通过该设置,有效的扩大了搅拌杆的搅拌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所述支撑座底部还粘接有胶垫。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连通有进料口,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壳体底部还连接有支撑座,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顶壁连接的第一机座,第一机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下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卡设有若干搅拌杆,第二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底壁连接的第二机座,第二机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端连接有搅拌爪。通过该设置,进料口用于混凝土浆料进料,出料口用于混凝土浆料出料,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连接盘转动,连接盘上的搅拌杆跟随转动实现对混凝土浆料的搅拌,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驱动搅拌爪转动实现对混凝土浆料的搅拌,通过在壳体内顶壁和壳体内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扩大了搅拌面积,使得对壳体内的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搅拌爪包括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的横杆,横杆两端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杆,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通过该设置,l型杆相对于竖杆倾斜设置,有效的增大了搅拌爪的搅拌面积并能产生一定的涡流效应,加快混凝土浆料的流动性,使得对壳体内的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l型杆与竖杆的夹角为120°。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搅拌杆设置有10根,所述搅拌杆沿连接盘的周向均匀设置。通过该设置,有效的扩大了搅拌杆的搅拌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座底部还粘接有胶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部连通有进料口(2),壳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壳体(1)底部还连接有支撑座(4),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1)内顶壁连接的第一机座(5),第一机座(5)内设置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7)下端连接有连接盘(8),连接盘(8)上卡设有若干搅拌杆(9),第二搅拌组件包括与壳体(1)内底壁连接的第二机座(10),第二机座(10)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2)上端连接有搅拌爪。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爪包括与第二传动轴(12)连接的横杆(13),横杆(13)两端连接有竖杆(14),竖杆(14)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杆(15),l型杆(15)相对于竖杆(14)倾斜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杆(15)与竖杆(14)的夹角为12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设置有10根,所述搅拌杆(9)沿连接盘(8)的周向均匀设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浆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底部还粘接有胶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