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和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发酵装置来对一些特定食品进行有氧发酵。
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将食品放置到容器内让其进行有氧活动,从而完成发酵,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食品在发酵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内部的食品不同位置之间的发酵程度不同,影响了发酵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具备发酵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发酵装置发酵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槽。
所述主体箱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主体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轴承一并延伸至主体箱的内部,且转杆的外表面与轴承一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位于主体箱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空槽,每个所述空槽的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甩杆,所述主体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出料筒,且出料筒的右端贯穿主体箱并延伸至主体箱的右侧,所述出料筒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出料筒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轴承二,所述传动杆的左端贯穿轴承二并延伸至出料筒并延伸至出料筒的内部,所述传动杆位于出料筒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轴。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箱内顶壁的左侧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合板,所述盖合板内部的下方固定镶嵌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在加料后通过配重块的重量压动盖合板保持竖直,从而对进料槽进行盖合密封。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甩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每组所述复位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空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在伺服电机一停止运行时,通过复位弹簧驱使甩杆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箱的内侧壁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对内部进行加热,使其更好的进行发酵。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筒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三,所述传动杆左端的外表面与轴承三的内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让传动杆进行旋转,避免在旋转过程中造成卡顿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筒底面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将发酵后的食品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筒位于主体箱内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料槽,所述出料筒位于主体箱内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部的食品更好的导入到出料筒的内部进行导出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主体箱,配合使用进料槽,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者通过进料槽将食品物料和发酵剂加入到主体箱的内部,在加入的过程中由于盖合板能够向内侧进行旋转,从而在加入原料后通过配重块的重量拉动盖合板保持竖直,从而对进料槽进行盖合密封,通过伺服电机一的运转带动搅拌架进行旋转,从而在搅拌架旋转的过程中,通过离心力将两组甩杆甩出,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内部的食品进行搅拌混合,能够更好的保证在发酵过程中,保证内部的食品原料发酵程度一致的效果,并且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通过内部的加热板对内部进行加热处理,能够更好的进行发酵。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主体箱和出料筒,在发酵完成后,通过伺服电机二的运转带动输送轴进行旋转,从而将内部的食品进行输送导出,并通过出料孔将食品导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出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箱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箱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架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箱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主体箱,2-进料槽,3-伺服电机一,4-出料筒,5-伺服电机二,6-出料孔,7-轴承二,8-导料槽,9-空腔,10-加热板,11-配重块,12-盖合板,13-轴承一,14-转杆,15-搅拌架,16-轴承三,17-连通槽,18-输送轴,19-传动杆,20-甩杆,21-空槽,2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主体箱1,主体箱1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槽2,主体箱1内顶壁的左侧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合板12,盖合板12内部的下方固定镶嵌有配重块11,更好的在加料后通过配重块11的重量压动盖合板12保持竖直,从而对进料槽2进行盖合密封,主体箱1的内侧壁开设有空腔9,空腔9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0,更好的对内部进行加热,使其更好的进行发酵。
主体箱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3,主体箱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一13,伺服电机一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14,转杆14的底端贯穿轴承一13并延伸至主体箱1的内部,且转杆14的外表面与轴承一13的内圈固定连接,转杆14位于主体箱1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架15,搅拌架15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空槽21,每个空槽21的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甩杆20,每组甩杆2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2,每组复位弹簧2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空槽2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更好的在伺服电机一3停止运行时,通过复位弹簧22驱使甩杆20进行复位,主体箱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出料筒4,且出料筒4的右端贯穿主体箱1并延伸至主体箱1的右侧,出料筒4底面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孔6,更好的将发酵后的食品导出,出料筒4位于主体箱1内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料槽8,出料筒4位于主体箱1内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17,使内部的食品更好的导入到出料筒4的内部进行导出处理,出料筒4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5,伺服电机二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9,出料筒4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轴承二7,传动杆19的左端贯穿轴承二7并延伸至出料筒4并延伸至出料筒4的内部,传动杆19位于出料筒4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轴18,出料筒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三16,传动杆19左端的外表面与轴承三16的内圈固定连接,更好的让传动杆19进行旋转,避免在旋转过程中造成卡顿的问题。
使用时,操作者通过进料槽2将食品物料和发酵剂加入到主体箱1的内部,在加入的过程中由于盖合板12能够向内侧进行旋转,从而在加入原料后通过配重块11的重量拉动盖合板12保持竖直,从而对进料槽2进行盖合密封,通过伺服电机一3的运转带动搅拌架15进行旋转,从而在搅拌架15旋转的过程中,通过离心力将两组甩杆20甩出,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内部的食品进行搅拌混合,能够更好的保证在发酵过程中,保证内部的食品原料发酵程度一致的效果,并且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通过内部的加热板10对内部进行加热处理,能够更好的进行发酵,在发酵完成后,通过伺服电机二5的运转带动输送轴18进行旋转,从而将内部的食品进行输送导出,并通过出料孔6将食品导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出料效果。
1.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主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槽(2);
所述主体箱(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3),所述主体箱(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一(13),所述伺服电机一(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底端贯穿轴承一(13)并延伸至主体箱(1)的内部,且转杆(14)的外表面与轴承一(13)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4)位于主体箱(1)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架(15),所述搅拌架(15)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空槽(21),每个所述空槽(21)的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甩杆(20),所述主体箱(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出料筒(4),且出料筒(4)的右端贯穿主体箱(1)并延伸至主体箱(1)的右侧,所述出料筒(4)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5),所述伺服电机二(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9),所述出料筒(4)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轴承二(7),所述传动杆(19)的左端贯穿轴承二(7)并延伸至出料筒(4)并延伸至出料筒(4)的内部,所述传动杆(19)位于出料筒(4)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内顶壁的左侧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合板(12),所述盖合板(12)内部的下方固定镶嵌有配重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甩杆(2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2),每组所述复位弹簧(2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空槽(2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侧壁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三(16),所述传动杆(19)左端的外表面与轴承三(16)的内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4)底面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孔(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4)位于主体箱(1)内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料槽(8),所述出料筒(4)位于主体箱(1)内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1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