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龙门横担卡。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构架上的绝缘子串有单串和双串两种,对于单串绝缘子,一端与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构架连接。当变电站内场地条件允许,且配备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斗臂车时,工作人员以绝缘斗臂车为支撑平台,利用闭式卡对破损绝缘子进行更换。
当变电站内场地不允许或者无绝缘斗臂车作业时,作业人员没有支撑点,目前各供电公司没有有效的作业方法进行带电更换单串绝缘子串的作业,停电更换不仅消耗人力物力,同时会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龙门横担卡。以解决当变电站内场地不允许或者无绝缘斗臂车作业时,作业人员没有支撑点进行更换作业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沿水平面的两个方向分别称为横向和纵向;包括固定座,两沿横向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两沿纵向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卡箍机构,第二卡箍机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移动架以及绝缘连接架;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称为左端及右端,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称为前后和后端;两所述第一导杆固定穿设于固定座上且两端均伸出固定座;所述第一丝杆位于两第一导杆固之间且转动穿设于固定座上;两所述第二导杆前端与固定座固连;所述移动架滑动套装于两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二丝杆位于两第二导杆之间,所述第二丝杆前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穿设于移动架上;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一导杆的右端固连,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一丝杆的后端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一导杆的后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二丝杆的后端处转动连接;所移动架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折;所述绝缘连接架的上端与移动架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及第二卡箍机构分别位于固定座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包括与两第一导杆左端固连、且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的第一卡座,一端与第一卡座上第一凹槽一侧铰接的第一螺杆,滑动套装于第一螺杆上的第一连接套,螺纹旋拧于第一螺杆上、用于调节压紧第一连接套的第一手柄,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套及第一卡座上的第一凹槽另一侧的第一锁链;
所述第二卡箍机构位于包括滑动穿设于第二导杆上、且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卡座,一端与第二卡座上第二凹槽一侧铰接的第二螺杆,滑动套装于第二螺杆上的第二连接套,螺纹旋拧于第二螺杆上、用于调节压紧第二连接套的第二手柄,以及连接第二连接套及第二卡座上三第二凹槽另一侧的第二锁链。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连接架包括两分别与移动架的两端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两端分别固连两连接杆的横杆。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套上固定设置连接第一锁链的第一连接耳。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套上固定设置连接第二锁链的第二连接耳。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座上设置便于第一锁链连接的第一挂接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卡座上设置便于第二锁链连接的第二挂接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均由钢绳替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龙门横担,通过第一卡箍机构及第二卡箍机构使整套横担卡稳固固定于龙门横担上,为检修作业提供挂接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
图中:固定座1,第一导杆2,第二导杆3,第一丝杆4,第二丝杆5,第一卡箍机构6,第一卡座61,第一凹槽62,第一螺杆63,第一连接套64,第一手柄65,第一锁链(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耳67,第二卡箍机构7,第二卡座71,第二凹槽72,第二螺杆73,第二连接套74,第二手柄75,第二连接耳76,第二锁链77,第一连接座8,第二连接座9,绝缘连接架10,连接杆11,横杆12,移动架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图1-2所示的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沿水平面的两个方向分别称为横向和纵向;包括固定座1,两沿横向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2,两沿纵向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3,第一丝杆4,第二丝杆5,第一卡箍机构6,第二卡箍机构7,第一连接座8,第二连接座9,移动架13以及绝缘连接架10;所述第一导杆2的两端称为左端及右端,所述第二导杆3的两端称为前后和后端;两所述第一导杆2固定穿设于固定座1上且两端均伸出固定座1;所述第一丝杆4位于两第一导杆2固之间且转动穿设于固定座1上;两所述第二导杆3前端与固定座1固连;所述移动架13滑动套装于两第二导杆3上,且与第一导杆2平行;所述第二丝杆5位于两第二导杆3之间,所述第二丝杆5前端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5螺纹配合穿设于移动架13上;所述第一连接座8与第一导杆2的右端固连,所述第一连接座8与第一丝杆4的后端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9与第一导杆2的后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座9与第二丝杆5的后端处转动连接;所移动架13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折;所述绝缘连接架10的上端与移动架13的两端连接,可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卡箍机构6及第二卡箍机构7分别位于固定座1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卡箍机构6包括与两第一导杆2左端固连、且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62的第一卡座61,一端与第一卡座61上第一凹槽62一侧铰接的第一螺杆63,滑动套装于第一螺杆63上的第一连接套64,螺纹旋拧于第一螺杆63上、用于调节压紧第一连接套64的第一手柄65,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套64及第一卡座61上的第一凹槽62另一侧的第一锁链(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二卡箍机构7位于包括滑动穿设于第二导杆3上、且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72的第二卡座71,一端与第二卡座71上第二凹槽72一侧铰接的第二螺杆73,滑动套装于第二螺杆73上的第二连接套74,螺纹旋拧于第二螺杆73上、用于调节压紧第二连接套74的第二手柄75,以及连接第二连接套74及第二卡座71上三第二凹槽72另一侧的第二锁链77。
所述绝缘连接架10包括两分别与移动架13的两端连接的连接杆11,以及两端分别固连两连接杆11的横杆12,形成作业的挂节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套64上固定设置连接第一锁链(图中未示出)的第一连接耳67。所述第二连接套74上固定设置连接第二锁链77的第二连接耳7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座61上设置便于第一锁链(图中未示出)连接的第一挂接孔(图中未示出),显然也可采用连接环等结构。所述第二卡座71上设置便于第二锁链77连接的第二挂接孔(图中未示出),显然也可采用连接环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77均由可钢绳等软性待检替代。为了便于调节,也可在第一丝杆及第二丝杆的端部设置调节手轮。
安装使用时,首先通过旋拧第一丝杆4调整第一卡箍机构6及第二卡箍机构7之间的距离,使第一卡箍机构6的第一凹槽62及第二卡箍机构7的第二凹槽72距离与横担构件的位置对应,并旋钮第二丝杆5调整移动架13的位置,使绝缘连接架处于合适的位置形成作业挂节点;接着将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一端打开,将第一卡箍机构6的第一凹槽62及第二卡箍机构7的第二凹槽72与横担构架的下缘贴合,接着将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从横担构件上方绕过后与相应的连接处连接,实现该横担卡与横担构件的吊装连接;接着一次旋拧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使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张紧,实现横担构件的抱紧连接;接着即可将绝缘连接架10作为检修作业的挂接点进行相应的检修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其对上述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或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沿水平面的两个方向分别称为横向和纵向;包括固定座,两沿横向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杆,两沿纵向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导杆,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卡箍机构,第二卡箍机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移动架以及绝缘连接架;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称为左端及右端,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称为前后和后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导杆固定穿设于固定座上且两端均伸出固定座;所述第一丝杆位于两第一导杆固之间且转动穿设于固定座上;两所述第二导杆前端与固定座固连;所述移动架滑动套装于两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二丝杆位于两第二导杆之间,所述第二丝杆前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穿设于移动架上;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一导杆的右端固连,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一丝杆的后端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一导杆的后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二丝杆的后端处转动连接;所移动架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折;所述绝缘连接架的上端与移动架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及第二卡箍机构分别位于固定座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包括与两第一导杆左端固连、且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的第一卡座,一端与第一卡座上第一凹槽一侧铰接的第一螺杆,滑动套装于第一螺杆上的第一连接套,螺纹旋拧于第一螺杆上、用于调节压紧第一连接套的第一手柄,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套及第一卡座上的第一凹槽另一侧的第一锁链;
所述第二卡箍机构位于包括滑动穿设于第二导杆上、且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卡座,一端与第二卡座上第二凹槽一侧铰接的第二螺杆,滑动套装于第二螺杆上的第二连接套,螺纹旋拧于第二螺杆上、用于调节压紧第二连接套的第二手柄,以及连接第二连接套及第二卡座上三第二凹槽另一侧的第二锁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架包括两分别与移动架的两端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两端分别固连两连接杆的横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上固定设置连接第一锁链的第一连接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上固定设置连接第二锁链的第二连接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上设置便于第一锁链连接的第一挂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座上设置便于第二锁链连接的第二挂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电站龙门横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链及第二锁链均由钢绳替代。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