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标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表在出厂前都要进行标定,合格后才能出厂,现有的标定方法有容积法、称重法和标准表法。容积法即利用标定设备排出恒定瞬时流量的水,经过待标定水表后进入标准容器,一段时间后比较水表和标准容器的数值。称重法即用电子秤将称重的重量转换成水的体积,然后再与水表的读数进行对比。标准表法即将一个标准表与待标定水表进行串联进行对比。
以上无论采用哪种标定方法,都需要对待检表进行供水,而供水水压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水表计量检测的准确性,传统的实验室水表检测方式,一次只检测一个待检表,比较容易控制水压的稳定性,若同时要对对各水表进行检测,测保持稳定的供水水压显得尤为重要,显然传统的简单供水结构已不能满足这类供水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采用该系统给待检测的水表供水时其水压恒定。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位于高处的稳压水池和位于低处的蓄水池,其中稳压水池包括从内往外依次套设的溢水池、恒压池和集水池,所述溢水池的高度大于恒压池的高度,所述溢水池连接有上水组件,所述恒压池通过补水管道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连接有供水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水池的水满后会自动溢流到恒压池,恒压池内的水位始终与池口平齐,恒压池内多余的水会溢流到集水池,这样恒压池内的水压会始终保持稳定,通过补水管道可实现对蓄水池的上水和补水,蓄水池再连接供水组件,从而实现稳定供水。
作为优选:
上述供水组件包括第一稳压罐、第二稳压罐和第三稳压罐,第一稳压罐的容积>第二稳压罐的容积>第三稳压罐的容积,所述第一稳压罐通过n1条第一过渡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罐通过n2条第二过渡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罐通过n3条第三过渡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其中n1>n2>n3。采用此而机构,稳压罐内的水压始终维持恒定,不同的稳压罐可连接不同管径的管道,再将不同流量的待检测表安装在管道上,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流量待检测表的单独供水。
上述上水组件包括第一上水管,至少一根所述第一过渡水管连接有第一上水管,该第一上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水池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必要时,蓄水池内的水可通过第一上水管回流至溢水池,进而再次进入恒压池。
上述上水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水管,所述第三过渡水管连接有第二上水管,该第二上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水池连通,所述第二上水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上水管的内径。采用此结构,当需要较少的水时,可通过第二上水管将蓄水池内的水引回至溢水池,从而更节能。
上述恒压池连接有至少一条第四过渡水管。采用此结构,当标定流量较小的水表时,可以将安装有待检测的水表的管道直接与第四过渡水管连接,这样就实现了恒压池对待检测水表的直接供水,供水效率更高、更节能。
上述集水池连接有回水管,该回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连接。采用此结构,从恒压池溢出的水汇集在集水池内,再通过回水管流回蓄水池,实现了水的循环流动,以达到对水的最大利用率。
上述第一过渡水管、第二过渡水管以及第三过渡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降噪软管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渡水管、第二过渡水管或第三过渡水管连接,其中第一水泵位于所述第一上水管和所述第一过渡水管的连通节点前端,所述第三水泵位于所述第二上水管与所述三过渡水管的连通节点前端。采用此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泵进出水口处水力对关闭的冲击噪音。
上述降噪软管包括两端的直管部和中间的球形管部,所述球形管部与两端的直管部对接连通,所述球形管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直管部的内径。采用此结构,降噪软管的球形管部具有一定的可伸缩和可压缩性能,能进一步提升其与其他管道或装置连接时因安装或加工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误差的自适应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溢水池的水满后会自动溢流到恒压池,恒压池内的水位始终与池口平齐,恒压池内多余的水会溢流到集水池,这样恒压池内的水压会始终保持稳定,通过补水管道可实现对蓄水池的上水和补水,蓄水池再连接稳压罐,从而实现稳定供水,必要时蓄水池内的水可通过上水管引回溢流池,整个结构供水水压稳定,水体利用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稳压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降噪软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包括位于高处的稳压水池1和位于低处的蓄水池2,其中稳压水池1包括从内往外依次套设的溢水池1a、恒压池1b和集水池1c,所述溢水池1a的高度大于恒压池1b的高度,所述溢水池1a连接有上水组件,所述恒压池1b通过补水管道8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所述蓄水池2连接有供水组件。
所述供水组件包括第一稳压罐4、第二稳压罐5和第三稳压罐9,第一稳压罐4的容积>第二稳压罐5的容积>第三稳压罐9的容积,所述第一稳压罐4通过n1条第一过渡水管14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罐5通过n2条第二过渡水管3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罐9通过n3条第三过渡水管15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其中n1>n2>n3,本实施例中n1=4,n2=2,n3=1。
所述上水组件包括第一上水管7和第二上水管12,至少一根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连接有第一上水管7,该第一上水管7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水池1a连通,本实施例中两条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分别连接有一条所述第一上水管7;
所述第三过渡水管15连接有第二上水管12,该第二上水管12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水池1a连通,所述第二上水管1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上水管7的内径。
所述恒压池1b连接有至少一条第四过渡水管6,本实施例中恒压池1b连接有两条第四过渡水管6,该第四过渡水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所述集水池1c连接有回水管13,该回水管13的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
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第二过渡水管3以及第三过渡水管1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6和第三水泵17,所述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6和第三水泵1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降噪软管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第二过渡水管3或第三过渡水管15连接,其中第一水泵10位于所述第一上水管7和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的连通节点前端,所述第三水泵17位于所述第二上水管12与所述三过渡水管15的连通节点前端,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第二过渡水管3以及第三过渡水管15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门、压力变送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第一水泵10前端的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的内径=第二水泵16前端的第二过渡水管3的内径=第三水泵17前端的第三过渡水管15的内径,第一水泵10后端的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的内径>第二水泵16后端的第二过渡水管3的内径>第三水泵17后端的第三过渡水管15的内径。
所述降噪软管4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降噪软管11包括两端的直管部11a和中间的球形管部11b,所述球形管部11b与两端的直管部11a对接连通,所述球形管部11b的内径大于所述直管部11a的内径,两个直管部11a分别与对应的水泵和过渡水管连接。
一般而言,常将稳压水池1设置在楼顶,蓄水池2设置在楼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高处的稳压水池(1)和位于低处的蓄水池(2),其中稳压水池(1)包括从内往外依次套设的溢水池(1a)、恒压池(1b)和集水池(1c),所述溢水池(1a)的高度大于恒压池(1b)的高度,所述溢水池(1a)连接有上水组件,所述恒压池(1b)通过补水管道(8)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所述蓄水池(2)连接有供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第一稳压罐(4)、第二稳压罐(5)和第三稳压罐(9),第一稳压罐(4)的容积>第二稳压罐(5)的容积>第三稳压罐(9)的容积,所述第一稳压罐(4)通过n1条第一过渡水管(14)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罐(5)通过n2条第二过渡水管(3)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罐(9)通过n3条第三过渡水管(15)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其中n1>n2>n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包括第一上水管(7),至少一根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连接有第一上水管(7),该第一上水管(7)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水池(1a)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水管(12),所述第三过渡水管(15)连接有第二上水管(12),该第二上水管(12)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水池(1a)连通,所述第二上水管(1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上水管(7)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池(1b)连接有至少一条第四过渡水管(6)。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c)连接有回水管(13),该回水管(13)的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第二过渡水管(3)以及第三过渡水管(1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6)和第三水泵(17),所述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6)和第三水泵(1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降噪软管(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第二过渡水管(3)或第三过渡水管(15)连接,其中第一水泵(10)位于所述第一上水管(7)和所述第一过渡水管(14)的连通节点前端,所述第三水泵(17)位于所述第二上水管(12)与所述三过渡水管(15)的连通节点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压式水表检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软管(11)包括两端的直管部(11a)和中间的球形管部(11b),所述球形管部(11b)与两端的直管部(11a)对接连通,所述球形管部(11b)的内径大于所述直管部(11a)的内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