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



背景技术:

米面包、米蛋糕、醪糟、米酒、米醋、红曲米等发酵米制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为稻米发酵所得,具有独特的感官风味与质地特性,广受消费者喜爱。上述发酵米制品中部分具有香甜口感,是由厌氧发酵所得。传统制作工艺采用固态发酵方式,将蒸制、摊凉、拌曲后的稻米静置发酵。但固态发酵存在均质和散热缺陷,因而传统制作工艺中单次生产规模较小,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但若采用液体发酵,对产品的风味、口感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解决了现有固态发酵难以均质、散热,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包括:

床架,放置于水平地面处,具有镂空的水平上表面;

透水隔板,活动设置于床架镂空上表面处;

集液箱,固定于透水隔板下方的床架处,其顶部敞口与床架镂空区域相连通;

两组伸缩架,对称、竖直固定于床架上表面两侧,其可动端在床架上方同步竖直往复运动;

管架,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伸缩架处,使其水平悬设于床架上表面上方;

其中,集液箱底部设有出液口,管架两侧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液口通过液料输送管路连通;伸缩架和液料输送管路分别与外部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床架包括:

两组横架,互为镜像结构,对称设置;

若干连梁,两端分别与横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横架包括:

若干支腿,设置于水平地面处;

横梁,固定于支腿顶部、与水平地面平行;

担槽,开设于横梁内侧,呈倒l型。

进一步地,透水隔板担设于两担槽处、而处于两横梁间。

进一步地,透水隔板包括:

担板,表面开设有若干微孔,活动担设于床架中;

隔层,采用纱布,铺设于担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伸缩架固定于横梁处。

进一步地,管架包括:

两根横管,分别固定于两伸缩架中;

纵向排管,其两端与两横管固定连通;

若干插管,规则、垂直固定于纵向排管底部、顶部与纵向排管连通、底部敞口。

进一步地,横管处开设有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水隔板和集液箱配合分离并暂储发酵液,并配合伸缩架带动的管架插入厌氧发酵稻米堆内,利用暂储的发酵液在稻米堆内部进行均质和换热冷却,从而不仅解决了固态发酵固有的均质、散热缺陷,而且有效扩大了单次生产规模,使固体发酵得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透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床架,11.横架,111.支腿,112.横梁,113.担槽,12.连梁,2.透水隔板,21.担板,22.隔层,3.集液箱,31.出液口,4.伸缩架,5.管架,51.进液口,52.横管,53.纵向排管,54.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包括:

床架1,放置于水平地面处,具有镂空的水平上表面。稻米堆放于床架1上表面,进行静置厌氧发酵。

透水隔板2,活动设置于床架1镂空上表面处。透水隔板2用于分离稻米及其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发酵液。

集液箱3,固定于透水隔板2下方的床架1处,其顶部敞口与床架1镂空区域相连通。集液箱3用于暂储由透水隔板2分离出的稻米发酵液。

两组伸缩架4,对称、竖直固定于床架1上表面两侧,其可动端在床架1上方同步竖直往复运动。

管架5,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伸缩架4处,使其水平悬设于床架1上表面上方。

其中,集液箱3底部设有出液口31,管架5两侧设有进液口51,出液口31和进液口51通过液料输送管路6连通。

伸缩架4带动管架5在床架1上表面处竖直移动,使管架5底部能够没入床架1上表面堆放的稻米中,通过液料输送管路6将集液箱3内暂存的发酵液输送至管架5中,并使发酵液重新回流入稻米堆中,以促进均质;同时,于集液箱3处冷却的发酵液通过换热的方式,使稻米堆内部散热。

伸缩架4和液料输送管路6均由外部控制装置调控运行。

如图2所示,床架1包括:

两组横架11,互为镜像结构,对称设置,为床架1的主体结构。

横架11包括:

若干支腿111,设置于水平地面处。使发酵位远离水平地面,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横梁112,固定于支腿111顶部、与水平地面平行。为伸缩架4提供固定位点。

担槽113,开设于横梁112内侧,呈倒l型。透水隔板2两侧活动卡装并担设于两担槽113处。

若干连梁12,两端分别与横架11固定连接。连梁12一方面用于规定横架11,以保证床架1的稳固性;另一方面为担设于其上的透水隔板2提供支撑力,增强稻米堆放后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透水隔板2包括:

担板21,表面开设有若干微孔,活动担设于床架1中。为稻米提供稳定支撑。

隔层22,采用纱布,铺设于担板21上表面。纱布孔密,隔离稻米与担板21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发酵过程中,压放于担板21上方的稻米破碎而落入集液箱3内。

如图4所示,管架5包括:

两根横管52,分别固定于两伸缩架4中,进液口51开设于此处。

纵向排管53,其两端与两横管52固定连通;

若干插管54,规则、垂直固定于纵向排管53底部、顶部与纵向排管53连通、底部敞口。

当管架5随伸缩架4竖直下移时,插管54插入床架1中的稻米堆内,发酵液通过进液口51依次流经横管52、纵向排管53和插管54后,由插管54底部敞口排出至稻米堆内。

使用方法:

将本实用新型申请置于厌氧发酵室中。

将担板两侧卡装入担槽后,铺设隔层。隔层视稻米堆放厚度,采用2~6层纱布。

将蒸制、摊凉、拌曲后的稻米铺设于隔层上。铺设厚度为10cm~20cm。

确认伸缩架和液料输送管路与外部电源连通后,操作人员退出厌氧发酵室。

启动厌氧发酵室,降低室内氧气浓度至原浓度10%左右。稻米利用剩余氧气进行菌体快速繁殖后,进入厌氧发酵进程。

厌氧发酵过程中,稻米堆内产生的发酵液透过透水隔板流入集液箱中,并于集液箱箱壁处换热、降温。

外部控制装置调控伸缩架可动端竖直向下回缩,从而带动管架下行,使插管底部插入稻米堆内部。同时,外部控制装置调控液料输送管路中电控泵体启动,自集液箱出液口抽取温度较低的发酵液至进液口处,随后依次流经横管、纵向排管和插管,自插管底部插口流出至稻米堆中。发酵液在稻米堆内扩散,使堆内均质。在均质过程中,与堆内换热,从而实现降温。稻米堆内发酵液扩散后,又可随新的发酵液流入集液箱中。通过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液料输送管路抽取液料时长为5min~15min,抽取完成后,即复位伸缩架。每1h~2h重复上述步骤。24h后即可完成厌氧发酵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放置于水平地面处,具有镂空的水平上表面;

透水隔板,活动设置于床架镂空上表面处;

集液箱,固定于透水隔板下方的床架处,其顶部敞口与床架镂空区域相连通;

两组伸缩架,对称、竖直固定于床架上表面两侧,其可动端在床架上方同步竖直往复运动;

管架,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伸缩架处,使其水平悬设于床架上表面上方;

其中,集液箱底部设有出液口,管架两侧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液口通过液料输送管路连通;伸缩架和液料输送管路分别与外部控制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床架包括:

两组横架,互为镜像结构,对称设置;

若干连梁,两端分别与横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横架包括:

若干支腿,设置于水平地面处;

横梁,固定于支腿顶部、与水平地面平行;

担槽,开设于横梁内侧,呈倒l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透水隔板担设于两担槽处、而处于两横梁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透水隔板包括:

担板,表面开设有若干微孔,活动担设于床架中;

隔层,采用纱布,铺设于担板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伸缩架固定于横梁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管架包括:

两根横管,分别固定于两伸缩架中;

纵向排管,其两端与两横管固定连通;

若干插管,规则、垂直固定于纵向排管底部、顶部与纵向排管连通、底部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厌氧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横管处开设有进液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制品厌氧发酵床,目的是解决现有固态发酵难以均质、散热,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该厌氧发酵床包括上表面镂空的床架,以及活动卡装于床架中的透水隔板,水隔板下方设有集液箱。床架上表面两侧固定有伸缩架,伸缩架中固定有管架。其中,液料输送管路连通集液箱与管架;伸缩架和液料输送管路分别与外部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水隔板和集液箱配合分离并暂储发酵液,并配合伸缩架带动的管架插入厌氧发酵稻米堆内,利用暂储的发酵液在稻米堆内部进行均质和换热冷却,从而不仅解决了固态发酵固有的均质、散热缺陷,而且有效扩大了单次生产规模,使固体发酵得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章菊;王存寿;王超;陈守斌;唐本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1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