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弧高压包及双电弧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21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弧高压包,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弧打火机。



背景技术:

电弧高压包是电弧打火机中产生高压电弧的主要部件,其通常包括骨架、两个磁芯、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中柱插入的磁芯孔,次级绕组缠绕于骨架外周,初级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周,从而形成电弧结构。上述结构的电弧高压包存在如下弊端,由于初级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周导致电弧高压包的截面积和厚度过大,进而容纳电弧高压包的电弧打火机的壳体体积变大,给携带及握持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821832649.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弧高压包及电弧打火机》,包括骨架、两个磁芯、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中柱插入的磁芯孔,两个磁芯的磁芯中柱分别从磁芯孔的两端插入磁芯孔,骨架外周设置有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绕线区域和对称设置于初级绕线区域两侧并用于缠绕次级绕组的次级绕线区域,使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呈并排排布,从而减少截面积,但上述结构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两个次级绕组均位于磁芯中柱的外周,导致初级绕组与不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的电磁互感相互产生干扰,进而导致双电弧打火机两组电弧发生器在产生x形点火电弧时电弧紊乱,影响电弧外观及点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x”形点火电弧的双电弧高压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骨架、两个磁芯、一个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各所述的磁芯均具有一个磁芯中柱及两个位于磁芯中柱两侧的磁芯侧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包括用于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骨架及两个用于缠绕各次级绕组的次级骨架,所述的初级骨架及各次级骨架分别贯穿设置有磁芯孔,所述的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相对初级骨架的磁芯孔的横向两侧,两个所述的磁芯分别位于初级骨架的磁芯孔两端,各所述的磁芯的磁芯中柱均插入初级骨架的磁芯孔内,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相对应的次级壳体的磁芯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一个初级骨架及两个次级骨架替换之前的单个骨架,合理利用现有磁芯的“e”形结构,由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两侧的次级骨架内,使次级绕组位于不同的磁芯侧柱外周,避免两个次级绕组均位于磁芯中柱的外周,从而保证初级绕组与不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的电磁互感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进而避免电弧紊乱的情况发生,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点火电弧,此外,由于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两侧,进一步提高双电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初级骨架外周的两端与中部之间存在直径差,形成一个内凹环形区域,所述的内凹环形区域在缠绕初级绕组时其两端形成对初级绕组两侧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端与中部之间的直径差形成的限位台阶,使初级绕组能够稳定缠绕于初级骨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次级骨架外周环绕设置有多个沿磁芯孔轴向依次排布的导线槽,所述的导线槽的宽度与次级绕组内单根导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次级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开设有供次级绕组内的导线缠绕至相邻导线槽的缠绕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导线槽,使次级绕组导线的缠绕更加稳定,此外,增设缠绕缺口,导线可通过缠绕缺口缠绕至相邻导线槽,使缠绕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次级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设置有两个朝向相反的缠绕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朝向相反的缠绕缺口,次级绕组内的导线可通过不同的方向进行缠绕,避免误缠绕所带来的工作量的增加,提高加工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电弧高压包的双电弧打火机,并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还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的电源、开关和电弧发生器,所述的双电弧高压包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的电源、开关、双电弧发生器及双电弧高压包相互电连接,所述的电弧发生器通过由电源经双电弧高压包升压所产生的高压电流在壳体前端产生电弧,所述的开关用于控制双电弧发生器与电源之间的供电电路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双电弧高压包,使用于容纳电弧高压包的壳体体积大大缩小,因而实现超薄电弧打火机的生产,并为日常使用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一个功率管,所述的功率管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初级绕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功率管作为形成高压驱动电路的重要组件,一般连接于电源与各初级绕组之间,由于造价昂贵,大大增加了电弧打火机的成本,特别是应用于多电弧高压包时,往往需要多个功率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弧高压包只具有一个初级绕组,故只需一个功率管即可满足多电弧高压包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电弧打火机的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功率管为mos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os管作为功率管的一种选择,较适用于电弧打火机。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电弧高压包的立体图;

图2为多电弧高压包中骨架和磁芯的装配立体图;

图3为多电弧高压包中骨架和磁芯的爆炸图;

图4为多电弧高压包中次级骨架的立体图;

图5为多电弧打火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弧高压包,包括骨架、两个磁芯1、一个初级绕组2及两个次级绕组3,各磁芯1均具有一个磁芯中柱11及两个位于磁芯中柱11两侧的磁芯侧柱12,骨架包括用于缠绕初级绕组2的初级骨架4及两个用于缠绕各次级绕组3的次级骨架5,初级骨架4及各次级骨架5分别贯穿设置有磁芯孔6,次级骨架5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4相对初级骨架4的磁芯孔6的横向两侧,两个磁芯1分别位于初级骨架4的磁芯孔6两端,各磁芯1的磁芯中柱11均插入初级骨架4的磁芯孔6内,两侧的磁芯侧柱12分别插入相对应的次级壳体的磁芯孔6内,由一个初级骨架4及两个次级骨架5替换之前的单个骨架,合理利用现有磁芯的“e”形结构,由两侧的磁芯侧柱12分别插入两侧的次级骨架5内,使次级绕组3位于不同的磁芯侧柱12外周,避免两个次级绕组3均位于磁芯中柱11的外周,从而保证初级绕组2与不同次级绕组3之间形成的电磁互感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进而避免电弧紊乱的情况发生,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点火电弧,此外,由于次级骨架5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4两侧,进一步提高双电弧的稳定性。

初级骨架4外周的两端与中部之间存在直径差,形成一个内凹环形区域41,内凹环形区域41在缠绕初级绕组2时其两端形成对初级绕组2两侧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由两端与中部之间的直径差形成的限位台阶42,使初级绕组2能够稳定缠绕于初级骨架4。

次级骨架5外周环绕设置有多个沿磁芯孔6轴向依次排布的导线槽51,导线槽51的宽度与次级绕组3内单根导线的宽度相适配,次级骨架5位于相邻导线槽51之间开设有供次级绕组3内的导线缠绕至相邻导线槽51的缠绕缺口52,开设导线槽51,使次级绕组3导线的缠绕更加稳定,此外,增设缠绕缺口52,导线可通过缠绕缺口52缠绕至相邻导线槽51,使缠绕结构更加紧凑。

次级骨架5位于相邻导线槽51之间设置有两个朝向相反的缠绕缺口52,设置两个朝向相反的缠绕缺口52,次级绕组3内的导线可通过不同的方向进行缠绕,避免误缠绕所带来的工作量的增加,提高加工的便捷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电弧高压包的双电弧打火机,并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还包括壳体7及安装于壳体7的电源71、开关72和电弧发生器73,双电弧高压包74安装于壳体7内,电源71、开关72、双电弧发生器73及双电弧高压包74相互电连接,电弧发生器73通过由电源71经双电弧高压包74升压所产生的高压电流在壳体7前端产生电弧,开关72用于控制双电弧发生器73与电源71之间的供电电路的通断,配合双电弧高压包74,使用于容纳电弧高压包的壳体7体积大大缩小,因而实现超薄电弧打火机的生产,并为日常使用提供便利,此外,为了便于电连接,壳体77内往往设置有pcb板76,功率管75位于该pcb板76上,多电弧高压包74在装入壳体77之前外周还会包覆绝缘层。

还包括一个功率管75,功率管75的输入端与电源71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初级绕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功率管75作为形成高压驱动电路的重要组件,一般连接于电源71与各初级绕组2之间,由于造价昂贵,大大增加了电弧打火机的成本,特别是应用于多电弧高压包时,往往需要多个功率管7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弧高压包只具有一个初级绕组2,故只需一个功率管75即可满足多电弧高压包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电弧打火机的加工成本。

功率管75为mos管,mos管作为功率管75的一种选择,较适用于电弧打火机。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弧高压包,包括骨架、两个磁芯、一个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各所述的磁芯均具有一个磁芯中柱及两个位于磁芯中柱两侧的磁芯侧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包括用于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骨架及两个用于缠绕各次级绕组的次级骨架,所述的初级骨架及各次级骨架分别贯穿设置有磁芯孔,所述的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相对初级骨架的磁芯孔的横向两侧,两个所述的磁芯分别位于初级骨架的磁芯孔两端,各所述的磁芯的磁芯中柱均插入初级骨架的磁芯孔内,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相对应的次级壳体的磁芯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弧高压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骨架外周的两端与中部之间存在直径差,形成一个内凹环形区域,所述的内凹环形区域在缠绕初级绕组时其两端形成对初级绕组两侧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弧高压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级骨架外周环绕设置有多个沿磁芯孔轴向依次排布的导线槽,所述的导线槽的宽度与次级绕组内单根导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次级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开设有供次级绕组内的导线缠绕至相邻导线槽的缠绕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弧高压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级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设置有两个朝向相反的缠绕缺口。

5.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双电弧高压包所制成的双电弧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的电源、开关和电弧发生器,所述的双电弧高压包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的电源、开关、双电弧发生器及双电弧高压包相互电连接,所述的电弧发生器通过由电源经双电弧高压包升压所产生的高压电流在壳体前端产生电弧,所述的开关用于控制双电弧发生器与电源之间的供电电路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弧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功率管,所述的功率管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初级绕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弧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管为mos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弧高压包,包括骨架、两个磁芯、一个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各磁芯均具有一个磁芯中柱及两个位于磁芯中柱两侧的磁芯侧柱,骨架包括用于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骨架及两个用于缠绕各次级绕组的次级骨架,初级骨架及各次级骨架分别贯穿设置有磁芯孔,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相对初级骨架的磁芯孔的横向两侧,两个磁芯分别位于初级骨架的磁芯孔两端,各磁芯的磁芯中柱均插入初级骨架的磁芯孔内,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相对应的次级壳体的磁芯孔内。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X”形点火电弧的双电弧高压包及及双电弧打火机。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光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0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