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理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向理线架。



背景技术:

在高铁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电缆敷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特别是高铁建设中,站场电缆非常多,为保证有效布置,站场电缆均采用综合管沟进行电缆敷设,同时为方便电缆敷设和电缆检修,每隔一段距离会布设一个电缆检修井。而经过站场的通信、信号、供电、接触网、动力照明等专业管线从不同方向在电缆井内汇集,并向各自的方向延伸,很容易导致检修井内电缆线交叉严重、各种线缆杂乱无章等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电缆敷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由于检修井中电缆线交叉严重而导致电缆敷设施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电缆敷设施工工作效率的全向理线架。

一种全向理线架,包括:

呈长条形的支撑件,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位,且多个所述安装位形成多个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延伸的安装队列,且多个所述安装队列沿所述支撑件的纵长方向间隔排列;及

多个用于绑扎电缆线的绑线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安装位一一对应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呈长条形的立柱及多个沿所述立柱的纵长方向延伸的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立柱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外壁,每个所述安装板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中空管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方钢,所述安装板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固定于所述方钢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对应所述安装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为安装孔,所述绑线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全向理线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轴向限位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及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绑线件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线件沿与所述支撑件的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绑线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折形成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底端设置有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线件上设置有弹性绝缘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绝缘结构为弹性绝缘套,且所述弹性绝缘套套设并固定于所述绑线件上。

上述全向理线架,由于多个安装位形成多个沿支撑件的周向延伸的安装队列,故多个绑线件沿支撑件的纵长方向形成多层结构。使用时,每一根电缆线沿其敷设方向绑扎在同一层的至少两个绑线件上。进一步的,由于每一层的多个绑线件沿支撑件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全向理线架可以对具有任意敷设方向的电缆线进行绑扎。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根据电缆线的敷设方向,多个电缆线分别绑扎于不同层的绑线件上,实现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大大降低了多个电缆线在检修井内发生交叉打搅等情况的概率,省去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将交叉打搅的电缆线进行理顺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电缆敷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全向理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全向理线架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全向理线架中的绑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全向理线架100用于安装于检修井中绑扎电缆线。全向理线架100包括支撑件110及多个绑线件120。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支撑件110呈长条形。支撑件11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位111。多个安装位111形成多个沿支撑件110的周向延伸的安装队列。多个安装队列沿支撑件110的纵长方向间隔排列。由此,多个安装位111在支撑件110的纵长方向上形成多层安装位111。而且,由于每一个安装队列沿支撑件110的周向延伸,故每一个安装队列中的多个安装位111沿支撑件110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件110主要起连接及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支撑件110由不锈钢、合金钢等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以使支撑件110具有较大的承载力。

绑线件120用于绑扎电缆线。由此,在检修井中,电缆线被绑扎于绑线件120上。具体的,电缆线可以直接缠绕在绑线件120上,也可以通过绑带等辅助件绑扎在绑线件120上。

多个绑线件120分别与多个安装位111一一对应地连接。绑线件120可以通过焊接、螺接、卡接等方式安装于安装位111上。由于多个安装位111在支撑件110的纵长方向形成多层安装位111,故多个绑线件120也沿支撑件110的纵长方向构成多层结构。

全向理线架100通常被安装于检修井中,用于检修井中多根电缆线的绑扎整理。使用时,每一根电缆线沿其敷设方向绑扎在同一层的至少两个绑线件120上。由于每一个安装队列中的多个安装位111沿支撑件110的周向间隔设置,故每一层的多个绑线件120也沿支撑件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可对具有任意敷设方向的电缆线进行绑扎。

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根据电缆线的敷设方向,多个电缆线分别绑扎于不同层的绑线件120上,实现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大大降低了多个电缆线在检修井内发生交叉打搅等情况的概率,大大节省了电缆敷设过程中将交叉打搅的电缆线进行理顺的时间,保证了电缆的有序敷设,有效地提高了电缆敷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全向理线架100实现了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使得多根电缆线在检修井中的排布更为整齐美观,方便电缆辨别和查找。

再是,由于全向理线架100实现了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可降低多根电缆线在电缆管口发生交叉堵塞而无法贯穿电缆管的概率,保证多根电缆线在各电缆管中均衡分布,避免了电缆管过负荷及电缆管闲置的情况发生。

还有,由于全向理线架100实现了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以将强弱电缆分层绑扎,降低了强弱电缆交叉的概率,避免了高压电缆故障引发的爆炸、着火等,从而波及低压电缆的情况,提高了低压电缆、低压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0包括呈长条形的立柱112及多个沿立柱112的纵长方向延伸的安装板113。其中,立柱112可以为管状结构,也可以为实心柱状结构。多个安装板113沿立柱112的周向固定设置于立柱112的外壁。安装板113通过焊接、卡接、螺接等方式与支撑件110固定连接。每个安装板113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位111。由此,多个安装队列沿立柱112的纵长方向对齐,从而使得多个绑线件120在立柱112的纵长方向也对齐。

当检修井中的多个电缆线具有相同引入方向或相同引出方向时,在立柱112的纵长方向上对齐的多个绑线件120可根据电缆线的使用功能、强弱电等进行分层绑扎,不但使得检修进行多个电缆线的排列更为整齐,而且还可以将具有相同引入方向或相同引出方向的多个电缆线根据使用功能、强弱电等进行分层绑扎,有利于不同使用功能、强弱电电缆线的辨别,以便于后续线路的维护工作。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12为中空管状结构。立柱112的径向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环形、矩形环、多边形环、椭圆环等形状。将立柱112设置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使得立柱112在保证具有较高的使用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较轻的质量,从而使得全向理线架100更为轻便,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全向理线架100的搬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12为方钢。安装板113为角钢。角钢的一侧的表面贴合并固定于方钢的外表面。具体的,角钢的一侧焊接于方钢的外表面。由于方钢及角钢均为标准件,且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将立柱112设置为方钢,安装板113设置为方钢,不但保证了支撑件110具有较高的使用强度,延长了支撑件110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效地减低了支撑件110的加工成本。因此,全向理线架100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及较低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绑线件120可拆卸地安装于对应安装位111。由此,绑线件120在支撑件110的拆装较为方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检修井中电缆线的数量及敷设方向,可选择在支撑件110上安装绑线件120的数量,可自由调节绑线件120各层之间的高度及绑线件120的层数,以提高全向理线架100的适用性。

请一并参阅图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位111为安装孔。绑线件120开设有连接孔121。全向理线架100还包括紧固件130。紧固件130轴向限位地穿设于安装孔及连接孔121,以使绑线件120与支撑件110可拆卸地连接。紧固件130可以为销轴组件、螺纹紧固件组件等。由此,当需要将绑线件120安装于支撑件110上时,只需要将绑线件120放置于对应的安装位111,使紧固件130轴向限位地依次穿过安装孔及连接孔121即可。因此,将安装位111设置为安装孔,使得绑线件120在支撑件110上的安装较为方便。

具体的,紧固件130包括螺栓及螺母。螺栓轴向限位地穿设于安装孔及连接孔121,螺母套设并螺接于螺栓伸出于连接孔121的一端,并与绑线件120抵接。由此,将紧固件130设置为螺栓及螺母,使得绑线件120在支撑件110上的安装更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绑线件120沿与支撑件110的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绑线件120远离支撑件110的一端朝向支撑件110的一端弯折形成限位部122。当全向理线架100位于水平面时,绑线件120远离支撑件110的一端向上弯折以形成限位部12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线被绑扎于绑线件120的上表面。而限位部122可对绑扎于绑线件120上的电缆线起到限位作用,可避免电缆线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从绑线件120远离支撑件110的一端滑出的情况发生,避免出现重复绑扎电缆线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电缆敷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0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40。具体的,底板140可以为矩形板、圆形板等。当全向理线架100位于水平面时,底端为支撑件110的下端,故底板140位于支撑件110的下端。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将底板140固定于检修井的内壁,即可实现全向理线架100在检修井内的安装。具体的,底板140通过螺栓与检修井的内壁连接。由此,底板140的设置,使得全向理线架100在检修井内的安装更为简单。

具体的,当支撑件110包括立柱112及多个安装板113时,立柱112的底端固定于底板140上。当全向理线架100位于水平面时,底板140位于立柱112的下端。底板140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与立柱112固定连接。具体的,立柱112的一端焊接于底板140上。

在本实施例中,绑线件120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绝缘结构(图未示)。弹性绝缘结构可以为敷设于绑线件120外表面的弹性绝缘层,也可以为套设并固定于绑线件120上的弹性绝缘套。弹性绝缘结构通常由硅胶、橡胶等弹性较好且导电性较低的材料制成。由于弹性绝缘结构的弹性较好,故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可降低电缆线与绑线件120直接接触而发生刮伤、破皮等情况的概率,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线的使用安全性。而且,由于弹性绝缘结构的导电性较低,故可将电缆线与其他带电体隔离保护,提高了电缆敷设施工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缘结构为弹性绝缘套。弹性绝缘套套设并固定于绑线件120上。在全向理线架100加工过程中,只需要将弹性绝缘套套设并卡紧在绑线件120上,即可实现弹性绝缘结构与绑线件120之间的连接。因此,将弹性绝缘结构设置为弹性绝缘套,使得弹性理线架的加工较为简单。

上述全向理线架100,由于多个安装位111形成多个沿支撑件110的周向延伸的安装队列,故多个绑线件120沿支撑件110的纵长方向形成多层结构。使用时,每一根电缆线沿其敷设方向绑扎在同一层的至少两个绑线件120上。进一步的,由于每一层的多个绑线件120沿支撑件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全向理线架100可以对具有任意敷设方向的电缆线进行绑扎。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根据电缆线的敷设方向,多个电缆线分别绑扎于不同层的绑线件120上,实现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大大降低了多个电缆线在检修井内发生交叉打搅等情况的概率,省去了电缆敷设过程中将交叉打搅的电缆线进行理顺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电缆敷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长条形的支撑件,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位,且多个所述安装位形成多个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延伸的安装队列,且多个所述安装队列沿所述支撑件的纵长方向间隔排列;及

多个用于绑扎电缆线的绑线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安装位一一对应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呈长条形的立柱及多个沿所述立柱的纵长方向延伸的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立柱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外壁,每个所述安装板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中空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方钢,所述安装板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固定于所述方钢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对应所述安装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为安装孔,所述绑线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全向理线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轴向限位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及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绑线件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线件沿与所述支撑件的纵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绑线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折形成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端设置有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线件上设置有弹性绝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向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绝缘结构为弹性绝缘套,且所述弹性绝缘套套设并固定于所述绑线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向理线架。全向理线架包括呈长条形的支撑件及多个用于绑扎电缆线的绑线件。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位。多个安装位形成多个沿支撑件的周向延伸的安装队列。多个安装队列沿支撑件的纵长方向间隔排列。多个绑线件分别与多个安装位一一对应地连接。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根据电缆线的敷设方向,多个电缆线分别绑扎于不同层的绑线件上,实现多根电缆线的分层分向绑扎,大大降低了多个电缆线在检修井内发生交叉打搅等情况的概率,省去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将交叉打搅的电缆线进行理顺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电缆敷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斌;陈国潘;李文逸;姚最胜;刘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068.html

最新回复(0)